北京人形机器人“具身天工Ultra”在刚结束的机器人运动会上跑出了惊人成绩,100米比赛以21.50秒夺冠,400米和1500米也拿下银牌。最厉害的是,这款机器人全程没靠人遥控,也没人陪跑,完完全全靠自己跑完比赛。这可不是个小突破,相当于机器人有了自己的“脑子”,能自己判断路线往前冲。
这场比赛在北京举行,机器人运动会是个专门给机器人比拼的地方,项目包括跑步、搬运东西、甚至还有服务场景的比赛。具身天工Ultra不只在跑道上出彩,之前还在北京亦庄的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上拿了冠军。那次比赛,它跟在一个人类领跑员后面跑,领跑员身上带着一个定位标签,机器人靠着信号跟着跑,保持固定距离。这次运动会,它直接甩掉了领跑员,靠自己的导航技术跑完全程,速度还这么快,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全自主导航到底有多牛?简单说,就是机器人不用人控制,自己就能在陌生环境里走来走去,还能躲开障碍物。想象一下,你家买了个机器人,扔到一个新地方,它自己就能认路、干活,不需要你拿个遥控器在旁边指挥。这技术要是用在工厂、商场或者家里,能省多少事啊!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CTO唐剑说,他们的技术已经能让机器人做到这点,这次比赛只是秀了一小部分本事。
唐剑是个技术大牛,早年在美国大学当教授,拿过一堆国际大奖,后来在国内大公司做过首席科学家。他解释,机器人现在就像人一样,身体和腿脚(硬件)已经很灵活,但“脑子”(人工智能)还得再练。运动会的跑道环境简单,机器人只要认出跑道的两条线就能跑。但现实生活中,工厂里堆满箱子,商场里人来人往,机器人得认出各种东西,还得知道怎么绕过去,这对算法要求高得多。
为啥全自主导航这么重要?唐剑说,机器人要真正在生活中用起来,就得摆脱遥控器。以前的机器人,很多人觉得就是个“大玩具”,得靠人拿着遥控器指挥,像玩遥控车一样。现在技术进步了,机器人自己能“思考”,自己决定怎么走。比如在比赛中,具身天工Ultra靠内置的算法,实时判断跑道边界,自己调整步伐和方向,全程没让人插手。
有人可能会问,遥控机器人不是也挺好吗?其实,遥控背后也有算法帮忙,遥控器只是给个大致方向,具体怎么动还是靠机器人自己算。但如果老靠遥控,机器人就没法大规模用在实际场景里。想象一下,工厂里几十台机器人干活,总不能每台都配个人拿着遥控器吧?全自主导航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让机器人自己“长脑子”,自己干活。
这次比赛,具身天工Ultra不只跑步厉害,还在其他项目中拿了奖。比如在场景赛里,它完成了搬运物料、整理东西、甚至迎宾服务这些任务。尤其在物料整理上,它的速度和完成度远远甩开其他机器人。唐剑说,他们的机器人“天轶2.0”虽然长得像人,但干活效率不输给那些大块头的工业机器人。这说明他们的技术不只适合比赛,还能真正在工厂、商场这些地方派上用场。
说到机器人行业,现在热闹得很。世界机器人大会上,50多家公司展示了各种机器人,有的跑得快,有的干活稳,有的还能跳舞。但唐剑觉得,行业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硬件,而是“脑子”不够聪明。机器人得学会在不同环境下自己适应、自己干活,这需要更强的算法。现在很多机器人的“脑子”还是照搬语言模型的技术,专门为机器人设计的智能算法还没完全突破。
机器人行业的未来啥样?唐剑很乐观。他觉得,下一届运动会或者马拉松,估计很多公司都会跟进,拿出全自主导航的机器人。毕竟,谁也不想落后。现在的机器人已经能跑能跳,接下来就是要让它们更聪明,能干更多活。就像我们用的手机、汽车一样,机器人也会越来越普遍,变成生活里离不开的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