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华润饮料工厂,看如何变“废”为宝

Comments · 11 Views

8月25日,华润饮料在河源万绿湖工厂举办“怡宝宝贝重塑计划”公益研学之旅。来自大湾区的20余组亲子家庭以“重塑合伙人”身份,深入探访国家级优质水源地与智能化饮料生产基地,亲身了解和体验一瓶水的诞生与塑

  8月25日,华润饮料在河源万绿湖工厂举办“怡宝宝贝重塑计划”公益研学之旅。来自大湾区的20余组亲子家庭以“重塑合伙人”身份,深入探访国家级优质水源地与智能化饮料生产基地,亲身了解和体验一瓶水的诞生与塑料饮料瓶循环再生的创新实践。

  此次活动也是“怡宝宝贝重塑计划”2025年首场公众开放活动,现场发布了由华润饮料联合专业环保机构研发的“宝贝重塑”系列再生材料,并将科普课堂搬进工厂,让公众更生动近距离体验绿色工厂和可持续低碳理念。

  在活动现场,华润饮料还正式对外公开了今年怡宝宝贝重塑计划的“绿科技”——塑料再生材料。据介绍,今年华润饮料联合深圳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积极推进塑料空瓶回收后的材料研发与应用探索。此次发布的“宝贝重塑”再生系列材料是与国内专业再生材料研发机构材见SEEN联合开发。

  瓶身经过专业的清洗与再造,焕新为坚固的“注塑粒子”,最终成为孩子们手中爱不释手的文具和家中实用的收纳好物;瓶盖的旅程则更加多彩:一部分经过热压重塑,变身成色彩鲜亮的再生板材,悄悄融入了触手可及的家具、运动装备和电子产品之中;另一部分通过熔融挤压工艺,舒展为柔软的再生纤维,最终织进我们日常穿着的衣物、常背的包包与戴着的帽子里。此次研发的怡宝“宝贝重塑”系列再生材料,都历经强度、耐用与安全的多重考验,无论形态如何改变,不变的是那份可持续的美好与陪伴。

  这些再生材料将作为“怡宝宝贝重塑计划”进一步开展“循环新生”行动的基础,是华润饮料探索废弃塑料瓶资源化利用的一次重要尝试。

  引人注意的是,此次研发的再生材料系列——再生纤维已率先“变身”运用于生活实际场景,制作成时髦的单肩包。每个包包约等于6.9个塑料饮料瓶制作而成,是循环再生的绿色生活的鲜活例证。

  据华润饮料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怡宝宝贝重塑计划将以华润饮料ESG战略为指引,聚焦构建两大闭环体系:以再生材料为核心的“技术闭环”与全民参与生活方式融入的“社会闭环”:一是通过“回收-重塑-新生”全链路技术实践,形成可量化的塑料循环解决方案;二是联动政府、企业、公众等多方力量,探索循环经济新模式、推动绿色可持续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打造全社会共建的可持续发展范式。

  早在8月初,该计划就联合智能化回收机构“爱回收”,面向全国30个城市的居民发起塑料瓶回收行动的号召,为塑料循环再生建立更广泛的源头收集保障。此次活动发布的再生材料,则是“回收”后的“重塑”。

  下一步,华润饮料将基于开发的再生材料,结合自身工厂及办公所需场景,量身开发实用的再生设施和物品,率先实现企业内部运营的绿色循环,同时积极寻求与更多企业和机构的跨界合作,突破行业边界,在更广阔领域打造塑料新生产品,实现循环再生的技术闭环。

  南方+记者 黄晓韵

  【作者】 黄晓韵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