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免双抗+过敏两赛道双轮驱动,天辰生物驶入资本市场关键里程碑

মন্তব্য · 5 ভিউ

2025年,在BD热潮和商业化预期的双重催化下,港股生物医药市场热度不断攀升,一批生物技术公司冲刺港股上市,也标志着中国创新药产业迎来“第二代”生力军。 近日,又一家明星企业——天辰生物递交了港股上市申

  2025年,在BD热潮和商业化预期的双重催化下,港股生物医药市场热度不断攀升,一批生物技术公司冲刺港股上市,也标志着中国创新药产业迎来“第二代”生力军。

  近日,又一家明星企业——天辰生物递交了港股上市申请,而不同于扎堆的肿瘤和GLP-1相关创新药企,天辰生物主攻自免双抗+过敏两大赛道,并布局了多款潜在的全球首创或同类最佳药物,且核心的抗IgE抗体已接近商业化阶段,或将很快验证过敏这一蓝海市场的价值空间。

  就这一点来看,天辰生物向港交所发起冲击,或许也代表着行业的一个标志性节点:在肿瘤和代谢两大领域之后,自身免疫疾病将是下一个塑造重磅炸弹和创新药企生力军的超级赛道,而具备“大单品+大BD”预期的天辰生物,有望成为新一代的佼佼者。

  

手握过敏“大单品”,抢占百亿蓝海市场领先席

  奥马珠单抗(茁乐®)数十年长红,2024年创下全球销售额43亿美金新高,位列全球自免药物销售额TOP10,累计全球销售额已超300亿美金。

  事实上,过敏性疾病因为人群基数大,且全球范围内患病率不断上升,市场规模不容小觑。Frost&Sullivan预计,2030年全球/中国抗过敏类药物市场将分别达到1114/229亿美金,2022-2030年CAGR分别为8.4%/19%。

  在此背景下,度普利尤单抗和奥马珠单抗大放异彩,更说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生物靶向药已成为主流发展趋势,渗透率将持续提升。而相较于被度普利尤单抗“催熟”、国内已有近二十家企业布局的IL-4R靶点,奥马珠单抗身后的抗IgE抗体领域一直堪称“无人区”。

  就此来看,天辰生物是唯一敢挑战“无人区”的勇者——其核心产品LP-003不仅是目前全球进度最快的在研新一代抗IgE抗体,而且在治疗慢性荨麻疹(CSU)的2期临床试验中“头对头”击败了奥马珠单抗,在多个关键疗效指标上优势显著,实现了“疗效与依从性双突破”:

  ● 起效更快:治疗第4周,LP-003组患者瘙痒与风团症状评分(UAS7)较基线降幅,和实现症状完全消除(UAS7=0)的患者比例已显著超越奥马珠单抗组;

  ● 持续改善:至第12周,LP-003组实现症状完全消除(UAS7=0)的患者比例达奥马珠单抗组的1.5倍以上,且患者瘙痒与风团症状评分(UAS7)较基线降幅优于奥马珠单抗组;

  ● 长效优势和剂量优势:每8周给药方案即可维持疗效,大幅提升用药依从性;100-200 mg的给药剂量显著低于奥马珠或其他抗过敏抗体药,有成本和安全性优势。

  ● 进度最快的适应症过敏性鼻炎,目前已处于临床3期,计划在2026年提交产品上市申请,预计将成为国内首个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抗IgE生物制剂。

  天辰生物能够开发出“全球同类最佳”的新一代IgE抗体绝非偶然,实际上,天辰生物的创始人之一孙乃超博士就是奥马珠单抗的主要发明人,也曾因此创下“华人开发的第一个销售额超30亿美金的抗体药”的纪录。天辰生物的LP-003作为新一代抗IgE抗体,具备高生物学活性、高亲和力、低剂量和长半衰期的特点。

  可以想见,凭借疗效、依从性和适应症上的多重差异化优势,LP-003极有可能抢占国内过敏性疾病领域的头把交椅,并且作为该领域的颠覆性药物冲刺全球市场。

自免双抗:下一个超级BD大赛道?

  除了LP-003这一过敏性疾病潜在“大单品”,天辰生物还握有另一张王牌——自免双抗的BD预期。去年以来,MNC“扫货”中国创新药的浪潮持续升温。据DealForma数据,2024年,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资产中,31%来自中国;而到2025年上半年,据CNBC报道,MNC以超5000万美元首付款引进的创新药中,已有42%来自中国。

  与其同时,MNC的“选品”审美正在变化。据医药魔方NextPharma数据库,2024年至今首付款TOP5的license-out交易中,双抗/多抗资产多达4个,分别为同润生物、恩沐生物的TCE双抗/三抗,以及礼新医药、三生制药的PD-1/VEGF双抗,且屡次刷新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首付款纪录,显示出MNC对于双抗/多抗市场高度看好。

  从疾病领域来看,自免无疑是当下MNC关注的重点。过去一年,海内外自免领域交易频发,中国创新药作为当前全球BD交易的主要玩家,自然也参与了这一浪潮:2024年8月至今,自免领域已诞生40起license-out交易,不仅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还诞生了诸多重磅交易,包括默沙东和GSK先后收购同润生物和恩沐生物的TCE双抗,证明了B细胞耗竭疗法用于自免疾病的市场潜力,以及近期GSK再度出手,以5亿美金首付款拿下恒瑞医药用于治疗COPD的PDE3/4抑制剂,也说明自免领域的BD交易开始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

  双抗/多抗从技术路径上验证了比药物联用更好的临床获益和商业价值,自免领域则是MNC公司重点布局的下一个大赛道,所以可以预见自免双抗未来的重磅BD预期和商业化价值。

  就此来看,天辰生物依托自身的抗体发现和蛋白工程技术构建了下一代自免双功能抗体开发平台(Bi-functional Antibody Development Platform),聚焦差异化双/多功能抗体类大分子药物开发,并已建立多个自免领域的双功能抗体产品管线,可以说是为未来自免双抗的BD风口预备了一个“产品库”。

  最具看点的无疑是其关键产品C3b/C5双功能抗体融合蛋白LP-005,一款全球首创的可同时抑制补体三条通路的双功能抗体融合蛋白。2024年4月,天辰生物在世界肾脏病大会(WCN)上公布数据:在和全球主要补体抗体临床前数据比较中,LP-005在补体经典途径(CP)、旁路途经(AP)和凝集素途径(LP)中均表现出了更好的生物学活性。

  目前,LP-005已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Ⅱ期临床中已展现显著疗效,LP-005也已获得治疗补体介导肾病(IgAN、C3G、狼疮肾炎)的临床批件,即将启动肾炎II临床试验。凭借“一药多靶”的创新机制,LP-005有望填补多个未满足临床需求的治疗空白。

  过去几年,补体药物领域并购不断,多家MNC纷纷布局用于自免疾病的补体抑制剂,包括2020年阿斯利康以390亿美金收购Alexion、2022年安进以37亿美元现金收购ChemoCentryx,以及2023年安斯泰来以59亿美元收购Iveric Bio。而近两年,双抗再掀自免领域交易浪潮:以BAFF/APRIL双重拮抗剂为代表,海外有福泰制药以49亿美元收购AlpineImmune Sciences;国内则有荣昌生物以“授权+高比例股权”的BD交易实现泰它西普出海。就此看来,而天辰生物LP-005这一全球首创的补体双抗,不论是海外BD还是国内开发,都堪称未来可期。

  除此之外,天辰生物还布局了三个临床前双功能抗体/融合蛋白管线,也形成了从临床前到临床阶段的完整产品研发梯队,能够兼顾短期和中长期发展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天辰生物不仅具备全球级的靶点和药物创新实力,更难能可贵的是具有丰富的全球开发经验。天辰生物的创始人孙乃超博士和刘恒博士已合作开发了多个创新药,孙乃超博士负责研发,刘恒博士则作为“黄金搭档”,负责公司的战略和运营,曾深度参与了多个生物创新药的全申报周期,其中F-627作为中国第一个在FDA获批上市的原研生物制剂,已经在美国,欧盟和中国三地上市。

  可以看出,从科学创新,到适应症和管线的战略布局,天辰生物都有对标全球、走向全球的实力和魄力,展现出了新一代“自免王者”的风范,若能顺利登陆港股,也有望成为港股生物医药市场新一轮上行周期中的代表企业,为自免市场的价值“参考系”提供一个中国坐标。

মন্তব্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