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对很多老人来说,几乎是每天都要喝的。他们常说“饭后一杯茶,活到九十八”,好像喝茶就能保健康似的。特别是绿茶,很多人觉得它清新又健康,喝了能提神,又不会太刺激。
但有些常喝绿茶的老人,体检结果却不那么好,这就让人纳闷了:绿茶不是挺好的吗,怎么会这样?
其实,绿茶确实有不少好处。
它富含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和各种维生素、矿物质。
茶多酚能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
儿茶素能改善血脂、消炎;
咖啡碱则能提神。
研究表明,适量喝绿茶对心血管有好处。
比如,日本一项跟踪4万多人的研究发现,常喝绿茶的人,得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比不喝的人低10%-15%。
所以,绿茶的价值是有的。
但关键是,茶不是喝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多喝。
有些老人天天猛喝绿茶,甚至当水喝,这样反而不好。
医生发现,一些人长期这样,反而出现贫血、胃炎或者肾结石,这就是他们疑惑的原因。
从医学角度来说,绿茶里的鞣酸会和食物里的铁结合,影响铁的吸收。
要是每天大量喝浓绿茶,就容易贫血。
特别是老人,吸收能力本来就差,再加上吃得不均衡,更容易缺铁。
数据显示,每天喝1000毫升以上浓茶的人,贫血的概率比一般人高一倍。
很多老人觉得身体没劲儿是年纪大了,其实可能是喝茶太多,影响了铁的吸收。
另外,绿茶里的咖啡碱会刺激胃黏膜。
年轻人可能没事,但老人胃酸分泌少,胃黏膜也比较脆弱,长期大量喝绿茶容易胃痛、反酸、烧心。
有些老人去医院检查,发现胃病比以前严重,问了生活习惯,才知道是每天喝太多茶导致的。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视,就是肾脏。
茶叶里有草酸,它在身体里和钙结合,容易形成草酸钙结石。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得,但长期喝太多茶,又不爱喝水,就可能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有的病人就是因为茶太浓、喝太多,平时又不喜欢喝白开水,结果得了肾结石。
所以说,有些习惯看似健康,其实有风险。
我觉得,绿茶对身体好不好,关键看喝多少、怎么喝。
少量、淡茶,饭后半小时再喝,对多数人有好处。
但如果每顿饭都配茶,还喝很浓的,就可能出问题。
特别是老人,肠胃功能不好、铁吸收差、肾脏代谢慢,更要注意适量。
有个数据挺有意思。
一项调查显示,65岁以上的老人里,长期每天喝5杯以上绿茶的人,贫血的比例接近18%,不常喝的人只有9%。
这说明喝太多茶确实和贫血有关系。
而一些适量喝茶的人,血压、血脂反而更好。
这种对比提醒我们,健康不是靠“多”,而是靠“适度”。
很多老人喜欢把茶泡得很浓,甚至泡到没味儿了还继续喝。
其实,这种茶里鞣酸很多,对胃和铁吸收的坏处更大。
医生说过很多次,茶叶最好别泡超过三次,茶水要淡一点。
饭前空腹喝茶、吃药时喝茶,也是不对的。
有些降压药、铁剂,和茶一起吃会影响药效,这也是很多人复查结果不好的原因。
在我看来,绿茶的作用是“锦上添花”。
它能帮身体抗氧化、调节血脂,但不能代替均衡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很多老人把喝茶当成唯一的健康法宝,却忘了好好吃饭、规律作息、适当运动,这才是体检结果不好的原因。
也就是说,绿茶不是“万能药”,只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还有,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比如,胃寒、容易拉肚子的人,喝绿茶可能会更不舒服;
贫血、骨质疏松的人,也不要喝太多茶,因为它会影响铁和钙的吸收。
医生建议,这类人想喝也要喝淡茶、少量,最好在两餐之间喝,别用茶水代替白开水。
总的来说,绿茶有好处,但喝不对、喝多了,就可能适得其反。
体检时,医生看到常喝绿茶的老人出现贫血或胃病,肯定会问: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答案就在他们的生活习惯里。
适量喝茶、均衡饮食、规律生活,才是真正健康的根本。
最后,医生常说,健康是靠一点一滴积累的。
绿茶好不好,不在于别人怎么说,而在于你自己喝得对不对。
每天适量、清淡、注意时间,才能真正发挥绿茶的好处。
你说对不对?与其盲目相信,不如懂了道理再坚持,这样才不会被体检结果吓一跳。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陈正函.茶冲泡方式与多酚、咖啡碱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3.
编辑:陈方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