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Q2金融科技财报全景:利润狂飙44亿,AI风控成生死线

Mga komento · 6 Mga view

2025年二季度财报季落下帷幕,金融科技行业交出一份“量质齐升”的成绩单。据统计,奇富科技、乐信、信也科技、嘉银科技、小赢科技、宜人智科6家上市机构合计净利润达44亿元,其中5家营收、净利双增,行业整体走

  2025年二季度财报季落下帷幕,金融科技行业交出一份“量质齐升”的成绩单。据统计,奇富科技、乐信、信也科技、嘉银科技、小赢科技、宜人智科6家上市机构合计净利润达44亿元,其中5家营收、净利双增,行业整体走出“瓶颈期”,在贷款规模扩张、资产质量优化与AI技术深化应用中构建新增长极。然而,10月即将落地的“助贷新规”正为行业划下合规红线,一场关于技术、效率与风控的深度变革已然开启。

  业绩分化:头部稳增,腰部突围

  财报显示,奇富科技以52.16亿元营收和17.31亿元净利润稳居行业首位,同比增幅达25.4%和25.7%,其ABS发行成本降至历史最低、嵌入式金融渠道获客量激增,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信也科技则凭借海外业务“第二曲线”脱颖而出:二季度国际交易额突破32亿元,营收占比提升至22.3%,海外用户达870万人,覆盖印尼、越南、菲律宾等市场。

  中小机构中,小赢科技以65.6%的营收增速领跑,其通过加大借款人获客投入,推动贷款便利化规模增长;嘉银科技营销费用同比激增46%至7.11亿元,换来27.76%的营收增长。乐信虽总营收微降1.5%,但净利润同比暴涨126%至5.11亿元,其分期电商平台GMV同比激增117%至20.29亿元,显示出“电商+金融”生态的协同效应。

  唯一净利润下滑的宜人智科,二季度金融服务收入占比达90%,但受小额循环贷产品竞争加剧影响,净利润同比下降。这折射出行业分化逻辑:头部平台通过多元化布局和技术壁垒巩固优势,中小机构则依赖规模扩张与营销投入争夺市场份额。

  贷款规模:扩张背后的风险平衡术

  贷款规模扩张仍是业绩增长的根本动力。小赢科技直言,营收增长源于“借款人需求强劲及营销投入增加”;宜人智科金融服务收入同比增75%,主要得益于重复借款率提升;乐信虽贷款撮合收入下降,但表外贷款年化利率下调与提前还款增加,反映出行业从“规模至上”向“质量优先”的转型压力。

  风险控制成为规模扩张的“安全垫”。多家机构90天以上逾期率稳定在1.12%-1.97%之间,较2024年同期普遍改善。奇富科技通过客群上浮战略与AI风控体系迭代,将风险指标优化至行业领先水平;信也科技升级深度伪造防御体系,欺诈检测准确率达98.8%;乐信上线50个“AI智能体岗位”,覆盖催收质检、策略优化等场景,推动贷后回款效率提升。

  “资产质量改善得益于宏观经济企稳与机构风控投入的双重作用。”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指出,但部分区域性和长尾客群的共债风险仍需警惕,尤其在催收合规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贷中干预能力将成为关键。

  AI军备竞赛:从风控到全链条赋能

  金融科技行业的“AI化”进程在二季度全面提速。信也科技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2%至近1.3亿元,自研视觉AI对伪造图像识别率达95%;乐信计划将AI智能体岗位扩展至100个以上,覆盖辅助策略优化、催收质检等场景;奇富科技通过深化与短视频、电商等场景合作,嵌入式金融渠道获客量显著增长,其ABS发行成本降至历史最低,显示出技术驱动下的资金成本优势。

  “AI已成为风控效率提升的核心抓手。”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评价,大模型在贷前用户画像、贷后催收全流程中的应用,正推动行业从“人海战术”向“智能运营”转型。例如,嘉银科技通过AI动态定价模型,将增信服务费纳入综合融资成本,实现风险与利率的精准匹配;乐信的AI催收质检系统,使合规案件处理效率提升30%。

  然而,技术投入的“马太效应”也在加剧。联储证券研究院副院长沈夏宜指出,依赖高息贷款的中小机构风控压力显著高于头部平台,而在监管趋严、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挑战下,AI技术壁垒将成为行业分化的“分水岭”。

  新规倒计时:行业出清与头部红利

  10月即将落地的“助贷新规”为行业划下多道红线:银行不得与名单外机构合作、增信服务费计入综合融资成本、禁止变相收费等。新规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开展差异化风险定价,审慎核定合作费用上限,推动利率与风险匹配。

  “这将加速行业出清。”王蓬博预测,中小平台通过高费率获取收益的路径被堵,而头部机构凭借规模效应和合规能力,可通过差异化定价维持竞争力。例如,奇富科技上半年ABS发行规模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发行成本下降至历史最低;信也科技海外业务占比提升至22.3%,分散了国内监管风险。

  乐信则将新规视为“长期利好”。其表示,AI智能体的深度应用可提升风险管理精准性,降低合规成本;而与银行等资金方的深度协同,将进一步巩固其持牌经营优势。

  技术、合规与生态的三角博弈

  2025年二季度,金融科技行业在利润增长、规模扩张与技术深化中构建新平衡,但挑战远未结束。10月新规落地后,行业将进入“强监管、技术驱动、生态协同”的新阶段。头部平台需持续投入AI研发,巩固风控与效率优势;中小机构则需通过差异化定位(如区域深耕、垂直场景)寻找生存空间。

  正如奇富科技所言:“科技实力已成为立足之本。”在这场关于技术、合规与生态的博弈中,唯有将AI深度融入信贷服务全链条,才能在行业出清中赢得先机。

Mga kome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