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宝爸,注意!新型“育儿补贴”诈骗出现

コメント · 9 ビュー

日前,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他们冒充卫健委、财政局等政府部门,通过短信、社交平台发送虚假申领通知,附带钓鱼

    宝妈宝爸们

    注意啦!

     日前,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许多家庭都能享受到这项全国性、普惠式的经济补贴。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将目光盯上了关注这项政策的群体。他们冒充卫健委、财政局等政府部门,通过短信、社交平台发送虚假申领通知,附带钓鱼网站链接实施诈骗。

    前不久,南通市民李女士就遭遇了一场“育儿补贴” 骗局。她收到一条声称可申领补贴的短信,因自身符合申领条件,便随手点开了短信内的链接。页面随即要求她填写姓名、银行卡号等关键个人信息,就在最后一步扫描验证二维码时,李女士察觉异常,立即拨打警方热线求证。南通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张飞宇告诉记者,经查,李女士收到的这个短信就是一个诈骗短信。

  

     记者了解到,近期,江苏多地都出现了类似案件。警方介绍,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冒充卫健委、财政局等政府部门,或者盗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标识,打造高仿网站,并通过短信、社交平台发送虚假申领通知。一旦被骗人员输入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存款将不翼而飞。虽然这些网站页面逼真,但网址却暗藏猫腻。例如,多一个字母或少一个横杠,大家需要仔细区分。

     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专业化打击第四责任区侦查队民警陈秋夜介绍,正规的官方信息都是通过政府官方平台发布,凡是带有链接的私人陌生信息千万不能点击,更不能下载陌生软件。其次可以通过官方网站网址的后缀名来辨别真假,政府官方网站的后缀都是.gov.cn。最后,不能向陌生人或者陌生网站提供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更不能开启屏幕共享功能。

  

     警方提醒,政府部门绝对不会通过私人链接搜集信息。凡是要求先交钱的、提及限时领取过期作废的、要求提供银行卡验证码的,一律是诈骗。如果有所谓的“补贴”小程序或App要获取通讯录权限、短信读取权限、存储权限的,必须提高警惕!若已受骗,请立即冻结账户、保留证据,并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举报。

     那么,育儿补贴该怎样申领呢?记者获悉,目前,公众可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进行申领。其中,线上可以通过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申领,该系统接入了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服务平台。

  

     截至目前,支付宝、微信申请入口均已上线,搜索“育儿补贴”,即可找到官方小程序。大家可订阅申领通知,以便及时获取提醒。线下则可携带户口本、出生医学证明等相关材料,到婴幼儿户籍地乡镇、街道办理。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丨郭奉铭

    综合 | 新华社

  来源:江苏新闻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