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藏百公里海洋,离太阳30亿公里,水咋没冻成冰?

评论 · 0 浏览

冥王星居然有海洋?这事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一颗离太阳那么远的冰疙瘩,表面冷得能把人冻成冰棍,底下竟然藏着液态水?这可不是科幻片,是科学家们真真切切发现的!通过美国宇航局“新视野”号飞船的探测,

  冥王星居然有海洋?这事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一颗离太阳那么远的冰疙瘩,表面冷得能把人冻成冰棍,底下竟然藏着液态水?这可不是科幻片,是科学家们真真切切发现的!通过美国宇航局“新视野”号飞船的探测,冥王星地壳下面有一个100到180公里厚的地下海洋。这消息一出,科学界都炸开了锅,大家都在问:这么冷的地方,水咋还没冻成冰块?

  

  这颗小行星的秘密藏得可够深。冥王星离太阳30个天文单位,换句话说,太阳光到那儿都得跑上好几个小时。按理说,这么远的地方,温度低到零下200多摄氏度,水早就该冻得硬邦邦了。可事实偏偏不按常理出牌。科学家发现,冥王星的地下海洋不仅存在,还可能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这事儿让人脑洞大开,到底是啥让这海洋没冻住?

  

  科学家们一开始以为,冥王星的地下海洋是慢慢“熬”出来的。他们的猜想是,冥王星一开始就是个大冰球,里头混着冰和岩石。岩石里有些放射性物质,时间长了,这些物质会放出热量,把冰融化成水,形成了地下海洋。这种想法听着挺合理,毕竟放射性衰变是个持续的“加热器”。但最近一项研究把这理论推翻了,科学家们提出了个更刺激的说法:热启动!

  

  啥叫热启动?简单点说,冥王星压根儿没从冰球开始!它形成的时候,材料撞来撞去,释放出大量热量,直接就把水“烧”出来了。想象一下,冥王星就像个刚出炉的热包子,里头的水还没来得及冻,就已经形成了海洋。这可比慢慢加热的“冷启动”理论带劲多了。科学家们通过计算发现,冥王星形成时,撞击产生的热量足够让水保持液态,哪怕它离太阳那么远。

  

  那这热量到底从哪儿来的?冥王星可没太阳帮忙取暖。科学家说,热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放射性衰变,岩石里的放射性物质慢慢释放能量。另一个是撞击热量,冥王星在形成时,各种材料像流星雨一样砸过来,撞击产生的能量变成了热量。这两种热量加起来,硬是让冥王星的地下海洋活到了今天。

  

  证据在哪儿呢?“新视野”号飞船给出了答案。科学家们研究了冥王星表面的地形,发现了很多“膨胀”的痕迹。啥意思?水在冻成冰的时候会膨胀,融化时会收缩。如果冥王星是从冷冰冰的状态开始,冰融化成水,表面应该有收缩的痕迹。可实际情况是,冥王星表面全是膨胀的痕迹,压根儿没有收缩的影子。这说明,冥王星一开始就有液态水,后来才慢慢冻了一部分,表面才被撑得“鼓起来”。

  

  中国在航天领域也没闲着。咱们的探月工程、火星探测都搞得风生水起,未来说不定也能发射探测器,去柯伊伯带瞅瞅这些冰疙瘩的真面目。中国航天这几年进步飞快,从“嫦娥”到“天问”,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冥王星的发现也给咱们提了个醒:宇宙那么大,值得咱们去探索的地方还多着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