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太空望远镜快要退休了!这台在太空飘了快30年的“老兵”,早就超出了它原本5年的设计寿命,愣是靠着5次大修,硬生生撑到了现在。它可是人类的宝贝,帮我们看到了320亿光年外的星系GNZ11,简直是探索宇宙的超级英雄。不过,英雄也有谢幕的时候,哈勃的接班人已经准备好了——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这家伙不一般,镜子上裹着真金,造价高达100亿美元,目标是看得比哈勃更远,揭开宇宙更深的秘密。
哈勃为什么这么牛?它就像我们人类的眼睛,盯着太空看,捕捉星系发出的光。GNZ11是它看到的最远星系,离我们320亿光年。这么远的距离,光跑过来得花多少时间?想想就头晕!可哈勃能看到这些,是因为它专攻可见光,也就是我们肉眼能看见的那种光。每次它传回的照片,都让科学家激动得像发现了新大陆。
不过,哈勃也有自己的极限。宇宙一直在膨胀,就像一个越吹越大的气球。星系发出的光,跑得越远,就被拉得越长。原本是可见光,跑着跑着就变成了红外线。红外线是什么?简单说,就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光。哈勃的“眼睛”只认可见光,红外线来了它就傻眼了。所以,320亿光年外的星系,它还能勉强看到,再远一点的,它就无能为力了。
这时候,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就该登场了。它不像哈勃,它是专门看红外线的“夜视镜”。那些被宇宙拉长、变成红外线的光,韦伯都能抓住。这意味着它能看到更远的星系,甚至可能是宇宙刚诞生时冒出来的第一批星系。想想看,那可是130多亿年前的景象,简直像在看宇宙的婴儿照!
韦伯的镜子为什么用黄金打造?不是为了显摆,而是因为黄金对红外线特别友好。光打在黄金上,能被很好地反射回去,让望远镜看得更清楚。它的主镜由18块六边形小镜子拼成,总直径6.5米,比哈勃的2.4米大多了。这么大的镜子,收集光的能力也更强,就像把更多的“宇宙信号”装进自己的口袋。
造这么一台望远镜,花了多少钱?100亿美元!这数字听起来就让人腿软。刚开始计划的时候,预算只有10亿美元,后来成本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为什么这么贵?因为韦伯太精密了,稍微出点差错,整个项目就废了。它的镜子和仪器得在极低温下工作,稍微有点热量干扰,红外线信号就可能被搞乱。所以,造它的时候,工程师们得把每颗螺丝都检查个遍。
韦伯还有个特别的地方,它不能像哈勃那样在地球附近转悠。地球太热了,会干扰它的红外线探测。所以,它得跑远点,飞到离地球150万公里的地方,绕着太阳转。这样,地球还能顺便帮它挡住太阳的光和热,省得它自己再费劲带个“遮阳伞”。但这也带来了麻烦——一旦发射,韦伯就是个“一次性用品”。坏了没法修,只能确保发射前一切完美。
中国在这场宇宙探索里也没闲着。我们的天文科学家也在用哈勃的数据研究宇宙,还在开发自己的空间望远镜。比如“中国空间站望远镜”,虽然跟韦伯的定位不同,但也在为探索宇宙出力。中国人搞科研,讲究一步一个脚印,既学别人的长处,也走自己的路。未来,韦伯拍到的照片,说不定也能帮我们的科学家解开更多宇宙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