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汽车卷入了一场关于车辆交付与尾款支付的争议风波。据多位小米SU7 Ultra准车主反映,他们在车辆尚未交付的情况下,被要求提前支付尾款,否则订单将面临取消的风险。
其中一位准车主高先生透露,他于今年2月预订了小米SU7 Ultra,并支付了2万元定金。然而,近期他接到了小米方面的通知,要求在30天内完成尾款支付,否则订单将被取消。高先生还表示,他所在的一个由400多名小米SU7 Ultra准车主组成的维权群中,多位成员都收到了类似的通知,且已有车主因未在规定期限内支付尾款而损失了定金。
对于这一要求,车主们普遍表示不满,并质疑小米涉嫌虚假宣传。他们指出,小米在宣传时承诺的某些配置并未如实兑现,如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并无宣传中的空气动力学功能。车主们表示,他们不接受小米给出的解释和补偿,要求退车并退还定金。
小米汽车方面对此回应称,对于流露出不要车迹象或延迟提车的消费者,可能会被要求提前支付尾款,以确保交易的稳定性。小米汽车销售人员解释,这些车主大多表达过不会提车或因某些原因暂时不能提车的意愿,因此公司要求他们提前支付尾款,以保障公司的利益。
然而,车主们对此解释并不买账。他们认为,小米在车辆尚未下线或交付前就要求支付尾款的做法违背了汽车销售行业的惯例。通常情况下,车主们都是在车辆到店并验车后才支付尾款。车主们表示,他们担心提前支付尾款后,如果车辆存在问题或配置不符,将难以维权。
车主们还指出,小米在宣传时承诺的“60天冷静期”也并未真正保障他们的权益。虽然小米通知相关车主在60日内联系沟通、继续生产,但超出60日未能沟通申请继续生产的车主,订单仍被视为取消,且定金不予退还。车主们认为,这一做法剥夺了他们的选择权,且不利于他们维护自身权益。
针对这一系列争议,小米汽车官方客服表示,由于车辆在准备排产生产交付的前期会产生一定的费用,如备货、物料、生产运输等,因此公司要求车主提前支付尾款。客服还解释,小米汽车的销售模式与传统油车不同,车辆在工厂快要下线或在生产过程中就会通知支付尾款,以方便后续提车时更快捷。
然而,车主们对此解释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小米汽车的做法违背了行业惯例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他们表示,将继续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要求小米汽车退车并退还定金。
在这场争议中,法律专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如果双方在购车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先付预付款再验车等条款,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双方都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然而,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这些条款,那么要求消费者先付款再验车可能构成不公平的交易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目前,这场争议仍在持续发酵。车主们表示,他们将继续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并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小米汽车方面则表示,将继续与车主进行沟通协商,寻求妥善解决争议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