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智慧的变革:研究人员开发群体智能机器人

Comments · 4 Views

盖世汽车讯 在自动化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机器人之间的协作已不再是科幻场景。试想这样的画面:数十台机器在仓库中搬运货物却互不干扰;在一个餐厅里,机器人能准确将菜品送至指定餐位;又或者在一个工厂里,

  盖世汽车讯 在自动化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机器人之间的协作已不再是科幻场景。试想这样的画面:数十台机器在仓库中搬运货物却互不干扰;在一个餐厅里,机器人能准确将菜品送至指定餐位;又或者在一个工厂里,机器人团队可以根据需求动态调整任务分工。

  

  (图片来源:ieeexplore.ieee.org)

  据外媒报道,国际研究团队依托基于ROS2的开源框架开发新系统,使多个机器人能以智能、灵活且安全的方式协同作业,从而助力实现这一未来愿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期刊《IEEE Access》。

  要将理论投入实践,研究机器人如何协同导航十分重要。机器人协作的核心在于其通信能力与实时决策机制。该系统整合了三大关键特性:

  自主导航:每个机器人运用类似于GPS系统的算法计算最优路径,但该算法已针对动态环境进行了适应性优化。借助GAZEBO等工具,机器人可在虚拟环境中完成训练后再投入实际运行。如果遇到意外障碍物(例如掉落的箱子),系统能即时重新规划路径。

  自适应行为:该系统使用一种动态指令手册——“行为树”。例如,如果机器人卡住了,它会先尝试转弯,然后后退;如果问题仍未解决,它会向中央系统请求帮助。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防止碰撞,还能实现系统规模扩展,从实验室中的两个机器人扩展到工厂中的20个机器人。

  计算机视觉和任务分配:作为协作系统的“眼睛”和“大脑”,该技术确保机器人能精准定位并执行任务。该系统结合了两项技术:一是ArUco标记(类似于机器人的二维码,即环境中作为参照点的印刷标记);二是分布式摄像头,通过实时检测这些标记并进行计算,可将各机器人定位误差控制在3厘米以内。

  该机器人仿佛携带着一张不断更新的内部地图。另一项技术是智能任务分配,该系统会优先指派距离最近的可用机器人,就像送货员选择最短路线一样。当一个机器人出现故障时,另一个机器人会自动接替,从而确保任务不会停止。

  为了验证该系统,研究人员设计了复杂的场景模拟测试。在工业仓库场景中,机器人需在带ArUco标记的站点间运输包裹,同时避免拥堵。而在餐厅场景中,机器人需将菜肴送达指定餐桌,并相互协调以避免在狭窄通道中发生碰撞。最后,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测试了异构团队(从小型机器人到机械臂)合作进行实验的情况。

  测试结果具有说服力,机器人定位精度达到2.5 cm‌的平均误差范围。该系统展现出卓越的稳健性,当一个机器人发生故障时,另一个机器人可在数‌秒‌内接管其任务。

  最后,这解决了机器人领域的关键难题——‌可扩展性。该系统在有5个或15个机器人的情况下都能正常工作,并能根据环境需求进行调整。这一框架不仅面向机器人专家设计。

  该开源系统基于广泛应用的ROS2平台,任何企业均可根据需求对其进行定制。例如,医院可编程机器人实现药品配送,物流中心能优化货物分拣,甚至博物馆也能自主导览。此外,该系统还能降低对人工操作员的依赖,将人力资源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转而投入更具战略意义的工作。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