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老店云吞面香30年,大树遮招牌,食客为何痴迷?

评论 · 0 浏览

一碗云吞面,端上来热气腾腾,香味扑鼻,广东人看了就挪不开眼。这不是啥稀奇玩意儿,可就是这简单一碗面,愣是让广州街头巷尾的食客魂牵梦绕。想吃正宗的?那得来广州,找到那家藏在大树后面的老店,30多年了

  一碗云吞面,端上来热气腾腾,香味扑鼻,广东人看了就挪不开眼。这不是啥稀奇玩意儿,可就是这简单一碗面,愣是让广州街头巷尾的食客魂牵梦绕。想吃正宗的?那得来广州,找到那家藏在大树后面的老店,30多年了,味道还是那个味道。

  

  这家店,开了30多年,门口有棵大树,枝繁叶茂,把招牌都遮得严严实实。老客吃了几十年,愣是没几个人能说出店名,只知道“树后面那家云吞面好吃”。来一碗,汤清得像能照出人影,面条细得像头发丝,馄饨个个包得跟艺术品似的。

  汤头是这家店的魂。老板用鱼骨、虾仁,还有十几种食材,慢慢熬上好几个钟头。没啥乱七八糟的调料,全靠食材本身的鲜味,喝一口,暖心又暖胃。有人说,这汤头在广州都能排前三,喝过就忘不了。

  再说那馄饨,个个大小匀称,尾巴捏得像芙蓉花,松松软软但绝不散开。咬一口,皮薄馅足,鲜得让人眯起眼。老板说,这馄饨的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包起来得心应手,每一个都像在跟食客说:“来,尝尝我的厉害。”

  

  面条更是一绝,叫竹升面。啥叫竹升面?就是用粗竹竿压出来的面条。老板站在那儿,竹竿一压一跳,像在跳舞,食客们看得都乐了。这面条细得不行,滑溜溜又有嚼劲,泡在汤里多久都不烂,口感就是两个字:地道。

  

  这家店的老板以前身体不好,把店交给了20多岁的女儿。姑娘长得水灵,柔柔弱弱,原本不想干这辛苦活儿。谁知道一上手,她就爱上了这行当,干得比谁都带劲。店里的味道没变,服务还更贴心了,回头客越来越多。

  有个阿姨,住了十几年附近,吃了这家云吞面十几年。后来搬到城另一头,离得老远,还是三天两头坐车回来,就为吃上一碗。她说,这味道不是面,是回忆,是生活里少不了的那一口温暖。听这话,谁能不心动?

  

  这家店的讲究还不止这些。食材得当天买,新鲜得不得了。鱼骨得挑那种肉少的,熬汤才够味。虾仁得是活蹦乱跳的,剥壳的时候都还带着海的腥味。老板说,这些小细节不讲究,味道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30多年前,老板开店时种下门口那棵树。如今树长得比店还高大,遮天蔽日的,招牌都快看不见了。可这没啥,食客们是奔着味道来的,不是冲着招牌。有人开玩笑说,这树就是店的活广告,谁看了不想进去吃一碗?

  

  这碗云吞面,承载的不只是味道,还有故事。老板的女儿接手后,店里多了年轻人的朝气。她会在你吃面的时候跟你聊两句,问问味道咋样,还会笑着说:“吃饱了再走啊!”这种亲切感,让人觉得吃的不只是面,是家里的那份温情。

  广州的云吞面店多得数不过来,可这家店就是能让人记住。不是因为它有多豪华,而是因为它把简单的事做到了极致。一碗面,熬汤、包馄饨、压面条,每一步都透着心意。吃完一碗,肚子饱了,心也满了。

  

  说到这儿,你是不是也馋了?广州街头,这家藏在大树后面的小店,30多年如一日,用一碗云吞面温暖了无数人的胃和心。下回你去广州,记得找找这棵大树,钻进去吃一碗,保准你也成回头客。你觉得,这碗面值不值得专程去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