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市船步镇采用集成绿色生态技术种植水稻产量较常规种植方式增产12%

コメント · 11 ビュー

近日,罗定市船步镇500亩省级水稻绿色生态种植示范区内生机盎然,10天前插下的秧苗已舒展新叶。一个月前,这片稻田刚迎来丰收盛景。多台收割机在金黄稻浪中穿梭作业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新一季的耕耘已悄然开

  近日,罗定市船步镇500亩省级水稻绿色生态种植示范区内生机盎然,10天前插下的秧苗已舒展新叶。一个月前,这片稻田刚迎来丰收盛景。多台收割机在金黄稻浪中穿梭作业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新一季的耕耘已悄然开启。经测产比对,该示范区应用集成绿色生态技术种植的水稻,比常规种植方式增产12%,为晚造种植打下坚实基础。

  早造水稻收割该示范区由广东兴盈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施运营。早造种植期间,一系列科学精准的绿色种植技术为增产增效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化肥减量方面,示范区全面推行秸秆还田技术,每亩精准施用腐熟有机肥(粪肥)1000公斤、缓释肥30公斤、微生物菌剂肥30公斤,不仅显著改善土壤团粒结构,让土壤更具活力,更使化肥用量降低15%,实现减肥不减产的良好效果。在病虫害防控方面,示范区创新采用防虫网覆盖育秧模式,从源头减少病虫害侵袭:释放2500只赤眼蜂,针对性防治螟虫,让害虫在“天敌”的威慑下无处遁形;科学布设500个性信息素诱捕器,精准诱杀害虫;同时在田埂精心种植7.5亩香根草、芝麻等显花诱集植物,为益虫提供栖息之所,构建起生态防控的天然屏障。再结合喷施春雷霉素等生物农药,最终实现化学农药减量50%,病虫害防控效果却稳定在85%以上。

  在生产管理环节,农技人员全程跟进开展田间监测20次,动态优化墒情与虫情管理方案。田间设置的智能监测设备实时传输数据,为精准管理提供科学支撑。同时组织技术培训及现场观摩活动近10场,覆盖农户359人次,有效推广绿色种植理念和实操技能。据了解,采用生态种植的水稻因品质优良,在市场上颇受欢迎,收购价较普通水稻高出10%—15%。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示范区水稻亩产提升12%,凸显生态种植的增产潜力。晚造秧苗正在使用无人机施肥项目构建的“绿色防控+生态调控”技术体系,不仅在早造实现产量提升,更通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增强土壤活力,为稻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如今,晚造种植已全面展开,技术团队正持续推广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确保绿色生态技术持续落地见效。

  【记者】梁湛华

  【通讯员】邓小银

  【编辑】罗青青 郑宇健 秦小青 区云波

  【校对】陈熠

  【来源:云浮发布】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