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中小学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育 学年不少于10课时

评论 · 1 浏览

据“杭州日报”公众号介绍,日前,杭州市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新闻发布会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改革培训活动。现场发布两个文件,分别是《杭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试行)》和《杭州市中小

  据“杭州日报”公众号介绍,日前,杭州市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新闻发布会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改革培训活动。现场发布两个文件,分别是《杭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试行)》和《杭州市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

  从本学期开始,杭州市将在中小学各个学段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育,在课程安排上,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

  

  具体实施中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多种课程实施形式,可通过主题项目周等方式开展集中性授课,也可以利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式,与信息科技、科学等学科进行整合设计开展课程。

  《纲要》对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要求和教学提示给出了明确建议:

  小学第一阶段(1~2年级):要求在教师指导下,认识校园中常见的人工智能应用,能与人工智能设备进行简单互动,知道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人工智能,在智能设备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规范和道德,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

  第二阶段(3~4年级):能根据学习、生活中的任务情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恰当的人工智能技术获取文字、图像、声音等资源,设计、创作简单作品等。

  第三阶段(5~6年级):能通过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分析,了解决策树与神经网络等模型的基本结构,知道推理、暴力搜索等算法的基本原理等。

  随着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初中阶段的学习可以通过动手实践,亲历从数据准备、模型训练到模型推理的全流程,体验用人工智能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能批判性地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并能在跨学科项目实践中激发创新思维。

  高中阶段通过项目驱动实践,学生将学习设计人工智能系统、开发智能体提升将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等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