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棍、雪糕、冰淇淋……解暑冰品怎么吃更健康?

Yorumlar · 21 Görüntüler

如何享冰品,才会更健康? 陈永福 正值暑期,冰棍、雪糕、冰淇淋等各式冰品成为许多人的解暑“神器”。然而,在享受这份清凉的同时,也需谨慎挑选、适量食用,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不同类型的冰品有何区别

  如何享冰品,才会更健康?

  陈永福

  正值暑期,冰棍、雪糕、冰淇淋等各式冰品成为许多人的解暑“神器”。然而,在享受这份清凉的同时,也需谨慎挑选、适量食用,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不同类型的冰品有何区别?如何科学选购和食用?

  根据国家标准,消费者在超市冰柜里看到的各式冰品,都属于冷冻饮品,包括冰淇淋、雪糕、冰棍等。不同种类的冷冻饮品,需要满足不同的指标要求,其中关键的指标是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例如,冰淇淋的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2%、脂肪含量不低于5%;雪糕的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4%、脂肪含量不低于1%;而冰棍的这些指标要求更低。因此,单从营养层面来说,冰淇淋和雪糕比冰棍更胜一筹。

  目前,市面上的冷冻饮品五颜六色,许多消费者在选购时,可能对其中的食品添加剂存在顾虑。其实,国家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只要符合规定,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如果想要追求更健康,消费者可以选择添加天然色素的产品,比如胡萝卜素或姜黄素等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色素。

  在购买冷冻饮品时,我们需要着重关注的是反式脂肪酸含量。消费者可以关注配料表中是否含有人造奶油、代可可脂、植脂末等,如果有,就说明添加了氢化植物油。植物油如果不完全氢化,会产生反式脂肪酸。一般顺式脂肪酸代谢时间较短,而反式脂肪酸代谢时间则久很多。

  此外,在选购冷冻饮品时,还要注意商品的储存条件。冷冻饮品低温陈列柜温度应当低于零下15摄氏度,否则存在微生物大量繁殖的隐患。在购买冷冻饮品时,首先要检查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或者漏气的情况。切勿购买反复融冻的冷冻饮品,其最直观的表现为包装出现破损、开裂、内容物变形,甚至出现本应在内层的夹心流出到外层的现象。

  (作者为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本报记者赵景锋采访整理)

  遇蛇出没怎么办?

  杨文明 周 倩

  暑期,蛇类活动频繁。如何避免被蛇咬伤?被蛇咬伤怎么处置?记者近期采访了相关专家。

  一、做好预防工作

  野外旅游,做好防护。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任医师葛利表示,野外旅游、从事农业活动时要穿覆盖身体的衣服、戴好手套,避免过多肢体裸露。

  与蛇相遇,保持距离。“人怕蛇,蛇也怕人。”葛利说,跟蛇相遇时,不要突然做出跑、跳等大幅度动作,避免蛇受激攻击人类,“尽量跟蛇保持一定的距离,让它自行离开;如果蛇被困在室内或人员密集的小区等场所,建议报警求助,不要自行处置。”

  二、避免蛇毒扩散

  葛利提醒,被蛇咬伤后,要避免蛇毒扩散,蛇毒扩散范围越大,特别是蔓延至内脏,会加大救治难度。

  前往医院就医前,可以用清水及时冲洗伤口,减少蛇毒残留。不建议用嘴吸吮伤口的方式排出毒汁和血液。

  个人不要轻易切开伤口排毒,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为创伤和伤口感染。

  患者可以使用较宽的带子,在伤口近心端进行捆绑以减缓毒液进入身体的速度。带子不应捆绑过紧,以防伤口附近组织缺血性坏死。

  伤者不要激烈运动或饮酒,也不要热敷,避免血液加速流动,使蛇毒扩散速度更快。

  三、及时送医救治

  一旦被咬,及时送医。葛利提示,由于抗蛇毒血清保存条件要求高,用量不稳定,并非所有的医院都配备了抗蛇毒血清。就诊前,提前咨询医院,以免耽误救治时间。

  记住特征,识别类型。葛利介绍,蛇毒可分为神经毒、血液毒、组织细胞毒、复合型毒四大类,不同毒素引起的症状不同,对应的救治方法和血清也不同。“最好拍下蛇的照片,方便医生识别;如来不及拍照,要尽量记住蛇头形状、蛇身花纹和蛇的体形大小等特征。”

  来源:人民日报

  【来源:西安网】

Yorum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