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下午,由北京科学中心、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联合举办的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活动——航空航天主题大师报告会,在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顺利开展。本次大师报告会聚焦航空航天领域前沿科技,特邀航天专家贾阳老师以“玉兔与祝融:太空车的奇幻之旅”为主题,为科技后备人才学生们带来一场兼具深度与趣味的科学教育盛宴。
玉兔与祝融:太空车的奇幻之旅
贾阳老师从月球车与火星车的设计过程切入,讲述了玉兔号应对月壤松软、通信延迟、约300℃巨大温差的挑战,以及祝融号火星车克服大气稀薄、沙尘遮日等难题的历程;介绍了设计团队通过结构优化、算法创新及“温控铠甲”等关键技术攻关,让学生们了解了在研制过程中的核心突破;揭秘了“嫦娥三号”探测器和“嫦娥四号”探测器的设计过程,各关键任务节点设计师的心路历程,以及在戈壁沙漠进行实地测试和执行任务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让同学们深刻体会科研道路上的责任和艰辛。
谈到火星车的设计巧思时,贾阳老师以轮子上的“中”字标识展开,讲述其转动留下“中国脚印”,及其设计初衷兼具实用价值与浪漫意涵。同时将“中国式浪漫”融入航天硬核科技,展现了航天设计中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独特魅力,让学生们对未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充满期待。
报告会现场
互动交流:共探航天科技,培育后备人才
在互动交流环节,学生们围绕太空车技术踊跃提问,“月球重力约地球的六分之一,太空车在地球测试时,是否可以绑一个氦气球来实现在月球行驶的状态”;“现在中国目前是否在研制新的火星车、月球车”。贾阳老师对这些问题逐一细致解答。交流活动更进一步点燃了青少年的航天梦想,为科技后备人才培养注入动能,夯实了航天科技创新的未来人才根基。
与学生互动现场
此次大师报告会,不仅为青少年搭建了接触航天前沿科技的平台,更弘扬了勇于探索、攻坚克难、甘于奉献的航天精神,也展现了蕴含文化内涵的“中国式航天浪漫”。学生们反馈,通过此次大师报告会不仅增进了他们对航空航天领域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对航天科技的热爱,坚定了其成长为科技后备人才、服务航天事业的志向。
弘扬科学家精神
播撒科学的种子
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
来源:数字北京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