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绩不好,不是不聪明,而是坏情绪和杂念在拖后腿

Kommentarer · 0 Visningar

很多家长一直都搞不明白,孩子看着也非常努力学习,但是就是成绩不理想,是不是学习方法有问题。其实,孩子成绩不好只是我们看到

  很多家长一直都搞不明白,孩子看着也非常努力学习,但是就是成绩不理想,是不是学习方法有问题。其实,孩子成绩不好只是我们看到的表象,平时看似在努力学习,可却完全没有学进去。导致出现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情绪和杂念。

  情绪和杂念是啥?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脑子里乱糟糟的,各种无关紧要的事情,就像一堆浆糊一样占据所有的精力,甩又甩不掉。比如情绪方面,孩子今天在学校被老师说了一句,心里就堵着一股气,从此对老师心存芥蒂,对这个老师所带的科目也不喜欢了;和同学闹了点不开心,心里一直走不出来了,看到同学就想起不开心的事情;看着老师布置的一堆作业,想想就倍感压力,越想越焦躁,越焦躁越不想写,不知不觉中就面对作业傻坐了个把小时了;一次考试发挥失常,满脑子都是 “我不行”的声音。再比如杂念,还没放学就开始想回家吃点啥;同学又约我玩游戏了,我该选哪个英雄,才会更帅;好几天没点开朋友圈了,不知道别人都在朋友圈分享了什么好玩的事情。诸如此类的各种情绪和杂念,每天充斥着大脑,挥之不去。就像夏天夜里的蚊子一样,明明能够感受到它,却又赶不走。结果就会导致在书桌前呆坐着,翻了书,却一个字都没有看进脑子里去。所以表面看来,实在学习了,实在没有一丁点的效果。

  为啥情绪和杂念这么烦人?

  要明白,学习是一件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事情。任何一点的外部干扰,都可能会打断正在学习状态中的思路。特别是在做像数学这种需要非常强的理科思维题目的时候。好不容易静下心来进入到学习状态,一道题目刚有点思路,突然想到其他事情,或者被书桌上其他的东西吸引住了,高度集中的专注力就分散了,思路也就断了。就像我们全神贯注的开车,突然被马路边的其他事情吸引了视线,肯定就无法全神贯注的盯着前方的路了。

  学习的过程中,一旦被其他事务占据了大脑,学习效率就会直线下降,即使花费再多的时间,效率下降了,也就不会有多少收获。心情不好时,学习效率也会直接减半,越学越烦躁,甚至不想写作业。知识没有记不住,为了应付父母还要做出一份在好好学习的样子,心情彻底崩了。

  家长的不理解,让孩子抗拒学习?

  很多家长往往会在孩子情绪不好时,就急着让孩子别想了,赶紧做作业。可情绪没处理好,孩子根本不可能静下心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孩子在学习时走神或者发呆,就会被家长直接骂:“你到底在想什么呢?”孩子一旦考试没有发挥好,就会被家长劈头盖脸的一顿批评:“这么简单的题目都能做错,你的脑子都在想什么。”

  在孩子的眼中,只要是在他学习时,不能有任何一点的偏差,不然就会被家长一顿输出。这又会变成孩子的一个情绪。从短期来看,是可以把孩子从其他事情上拉回到学习上,但是从长远来看,只会让孩子堆积更多的情绪,,越来越抗拒学习。

  怎么摆脱情绪和杂念?

  1. 当孩子情绪不佳时,家长切勿急于讲道理或催促写作业,而是要先安抚孩子的情绪。说白了就是把孩子当成朋友,孩子也会把你当成朋友。在朋友有情绪时,你肯定要先了解,最近他是不是朋友啥事情了,让朋友倾诉一下,然后再做其他的事情。比如,家长可以说:“宝贝,今天状态好像不太好呀,是不是在学习碰到啥烦心事,跟妈妈说说呗。”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后,简单倾诉后,情绪得以舒缓,内心也就有了空间去接纳学习这件事。

  2. 当孩子每次回到前,不要着急让他马上就要写作业。可以先喝点水,吃点东西,问问在学校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等等。给孩子一个缓冲的空间和时间,不要让他感觉刚从一个学习的环境走出,家长就又要让他去学习,一点点自由的时间都没有。通过这段缓冲时间,可以排斥不良情绪和杂念,为接下来专注学习做好准备。

  3.若孩子无法长时间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可以把学习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比如一张英语试卷,可以分解成听力题,阅读理解和作文三部分。这样可以在能够精神集中的时间内做一部分试题,更好的完成作业,也更有成就感,保持对学习的专注,学习更加的高效。

  4.学习结束后,家长不应该只关注孩子的作业结果,还要多关注孩子努力的过程。只要孩子能够保持专注的学习,都应该受到鼓励和表扬。作业内容做得差强人意,都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的。让孩子感受到他的努力,家长可以看到,而不是只关注他学习的结果。通过鼓励和表扬能提升孩子的情绪,让他们在下次学习时更容易进入状态,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很多孩子成绩不理想,并不是不够聪明,而是被太多的情绪和杂念困住了。导致孩子根本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学习。作为家长不光要监督和督促孩子学习,更要帮孩子去除掉影响学习的情绪和杂念。只有当还多情绪稳定了,心里安静了,才能静下心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Kommenta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