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闽南讲古 引发全场共鸣

মন্তব্য · 14 ভিউ

本文转自:泉州晚报富有节奏感的闽南童谣,吸引了不少路人围观。本报讯(融媒体记者陈森森通讯员李珍云文/图)“古早话,籽落土……”连日来,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世遗讲古团”亮相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

  本文转自:泉州晚报

   富有节奏感的闽南童谣,吸引了不少路人围观。

   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陈森森 通讯员李珍云 文/图)“古早话,籽落土……”连日来,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世遗讲古团”亮相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非遗展演舞台,14个原创闽南讲古节目惊艳登场,为泉州世遗之夜铺展开一幅流动的闽南文化长卷。

   活动现场,该校五位小主持人齐诵“刺桐城,八月中,古韵新声醉清风”拉开帷幕。晴熹老师带领学子以红砖古厝为天然幕布,将闽南俗语、历史传说凝练成童言妙语,尽显“囡仔讲古传天下”的活力。整场节目亮点纷呈,林琳同学演绎的《共虎挽齿》,以跌宕情节讲透虎口拔牙的传奇,引得观众屏息凝神;何松阳与苏靖瑶两位同学搭档揭秘《东街土地巷》里土地公“无人请,自己来”的趣俗,黄悦岚同学独讲《梦粿巷》“甜粿换梦”的千年旧事,尽展巷弄烟火气。答嘴鼓系列更添市井欢腾,《捡厝内》里兄妹笑闹家务事,《同桌冤家》中同窗互怼趣闻,闽南语押韵斗句接连引爆掌声,让老一辈唤起童年记忆、年轻人直呼“闽南话太酷”,全场共鸣不断。

   该校深耕文化传承,通过闽南语兴趣班、童谣大赛持续孵化 “讲古仙”,让非遗从课本走进生活场景。更以家校社协同育人为抓手,邀请“叔公姨嬷”担任答嘴鼓裁判,在欢声笑语中见证闽南文化代际相传的温暖图景。

মন্তব্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