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充电别开窗,美国研究揭示电动车快充站的隐藏污染风险

Mga komento · 25 Mga view

电动车一直被视为环保解方,能减少废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然而,最近一份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UCLA Fieldin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研究,却替

  电动车一直被视为环保解方,能减少废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然而,最近一份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UCLA Fieldin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的研究,却替这股绿色浪潮泼下了一盆冷水,研究人员发现,在电动车直流快充站(DCFC)附近,细悬浮微粒PM2.5浓度竟然异常偏高,甚至比加油站还严重。  

  

  研究团队在洛杉矶地区,对50座快充站进行实测,并与道路、加油站等其他地点比较。 结果显示:城市背景值约7~8微克/立方米。 高速公路或繁忙路口则上升到 10~11微克/立方米。 加油站平均约12微克/立方米。 但快充站的平均值竟达15微克/立方米,最高峰甚至突破200,远远超出一般环境水平。

  研究指出,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快充设备的电力机柜附近。 不过,离开几米后浓度便会明显下降,而距离几百米外,数值几乎与背景污染无异。 

  这些悬浮微粒并非来自车辆排放,而是来自设备本身。 研究作者Dr. Yuan Yao解释,快充站的电力机柜需要将市电转换成直流电来充电,内部设有大型风扇防止过热。 这些风扇在运作时,会搅动周遭灰尘与细小颗粒,导致PM2.5浓度急遽升高。

  细悬浮微粒的危险之处,在于它的尺寸极小,只有头发直径的三十分之一。 根据 Michael Jerrett博士的说明,这些颗粒能深入肺部,甚至进入血液,增加心脏病、肺部疾病的风险。 对于本身有气喘、慢性病或体质敏感的人来说,更容易受到影响。  

  虽然研究结果引人忧虑,UCLA环境健康教授Yifang Zhu强调,电动车依旧是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工具。 她指出,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电动化能明显减少城市的整体污染。 至于快充站的粉尘问题,则有望透过在电力机柜加装滤网或过滤设备来解决。

  在相关改善措施出现之前,研究团队建议:充电时待在车内,并开启空调内循环,避免吸入外部空气。 离开充电区,到较远的地方活动,等待车辆完成充电。 换句话说,下次你把爱车插上快充,不妨别急着打开窗户滑手机吹风,否则很可能吸进一堆看不见的灰尘。 

  电动车本身确实能替地球减少燃油污染,但这份研究提醒我们,所谓的零排放仍有盲点。 快充站虽然加速了电动车普及,但同时也必须正视基础设施的环境影响。 若能透过工程改良与设计优化,让快充站既快速又干净,电动车才算是真正的永续交通解决方案。

Mga kome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