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娃北京追星,150人玩转航天,梦想真能起飞?

Mga komento · 8 Mga view

北京的夏天,热得像蒸笼,但一群来自乡村的孩子却在这儿点燃了对宇宙的梦想。8月9日到13日,九坤公益基金会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搞了个大动作——“九坤科学启航项目2025小手拉大手航天公益夏令营”。150多个孩子

  北京的夏天,热得像蒸笼,但一群来自乡村的孩子却在这儿点燃了对宇宙的梦想。8月9日到13日,九坤公益基金会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搞了个大动作——“九坤科学启航项目2025小手拉大手航天公益夏令营”。150多个孩子、老师和志愿者聚在一起,玩起了航天科学的大冒险,个个眼睛里都冒着光。

  

  孩子们从广西、贵州、河北、山西、四川的六个县(区)赶来,很多人是第一次进北京。夏令营主题叫“星际启航·寰宇探梦”,听起来挺高大上,其实就是让孩子们近距离摸摸航天科技的真家伙。他们去了《三体》电视剧的拍摄地——卫星地球站,还逛了北航航空航天博物馆。这些地方可不是随便看看,孩子们亲眼见到中国航天的高光时刻,感觉就像在跟星星对话。

  

  在卫星地球站,老师们搞了场探月讲座,现场气氛热得像过年。老师抛出问题,孩子们抢着举手回答,脑子转得飞快,有的答案连老师都忍不住点赞。别看他们年纪小,想法一个比一个大胆,现场的火花撞得噼里啪啦。谁能想到,这些乡村娃的脑子里,已经装下了宇宙的种子。

  

  夏令营不光是听课,还有真刀真枪的动手环节。孩子们当起了“无人机工程师”,自己组装无人机,调试到飞起来。第一次飞歪了,摔了,爬起来再试,操场上全是他们的欢呼声。有一个贵州来的小男孩,调试了十几次,终于让无人机稳稳飞起来,他笑得嘴都合不上,说感觉比过年还开心。

  

  还有个环节是做水火箭,孩子们分成小组,有人装零件,有人画图案,还有人当“翻译”把科学知识讲得通俗易懂。火箭飞不起来?拆了重装,没人喊累。最终火箭嗖地一下冲上天,孩子们围在一起又叫又跳。那一刻,他们的自信心和火箭一样,飞得老高。

  

  设计反冲力月球车更是个脑洞大开的活儿。孩子们从车轮到结构,琢磨得特别认真。贵州赫章县的小林做了个小车,跑出去四十多米,他兴奋地说:“这比考试拿100分还爽!”这些活动让孩子们明白,科学不是课本上的枯燥公式,而是试错后带来的满满成就感。

  

  老师们也看在眼里,广西百色田阳区的吕娅兰老师说:“孩子们从失败里学到东西,懂得了坚持比啥都重要。”这些实践不光让孩子们动手,还教会了他们怎么跟队友配合,怎么把脑子里的奇思妙想变成现实。

  

  夏令营里还有个特别的点,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组队。九坤的志愿者跟乡村来的师生混在一起,组成了探究小组。大家不分你我,分享知识,互相帮忙。城市里的志愿者学会了怎么照顾别人,乡村的孩子感受到了满满的温暖。这种感觉,就像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热热闹闹。

  

  九坤科学启航项目已经干了两年多,覆盖了6个县(区)的50所学校,4.8万多师生受益。他们不光送设备、建实验室,还设计了有趣的科学课和活动。孩子们从“老师让我学”变成了“我自己想学”,科学对他们来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而是能摸到、能玩到的乐趣。

  

  五天的夏令营虽然结束了,但孩子们眼里的光没灭。他们带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对宇宙的好奇和对未来的信心。九坤公益说,这只是个开始,未来他们还会继续搞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乡村孩子有机会追逐星辰大海。

  

  这场夏令营就像一颗种子,种在了孩子们心里。以后他们会不会成为科学家,谁也不知道。但至少现在,他们敢抬头看星星,敢想敢干。这不就是科学最迷人的地方吗?未来,谁知道这些孩子会飞多高呢?

Mga kome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