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疯狂降价抢市场,七成经销商目标落空,过半亏到撑不住?

Comentarios · 11 Puntos de vista

车企降价抢市场,汽车经销商却亏得直喊“活不下去了”!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揭开了汽车经销商的生存困境。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经销商都在亏钱,日子过得比去年还艰难。 报告说

  车企降价抢市场,汽车经销商却亏得直喊“活不下去了”!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揭开了汽车经销商的生存困境。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经销商都在亏钱,日子过得比去年还艰难。

  

  报告说,2025年上半年,52.6%的经销商在亏本做生意,只有29.9%赚到钱,剩下的17.5%勉强收支平衡。跟2024年比,亏钱的比例涨了1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卖车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原因是车企为了抢市场,拼命降价。消费者买车是高兴了,可经销商却被逼得“卖一辆亏一辆”。调查发现,74.4%的经销商面临价格倒挂,也就是卖车的价格比进货价还低。更有43.6%的经销商,价格倒挂幅度超过15%。这就像小贩卖水果,进货10块钱一斤,卖出去却只能卖8块,谁干谁亏!

  价格倒挂直接让经销商的钱包缩水。很多经销商说,资金周转不过来,现金流像被堵住的水管,随时可能断掉。尤其是卖传统燃油车的经销商,亏得更严重。新车卖不出利润,钱都卡在库存里,生意越做越心慌。

  不仅如此,车企给经销商定的销售目标也高得离谱。报告显示,70%的经销商完不成目标。只有30.3%的经销商勉强达标,40.7%的经销商完成率在70%到100%之间,还有29%连70%都不到。豪华品牌的日子稍微好过点,但合资和自主品牌就惨了,目标像座大山压在头上。

  车企给的返利政策也没让经销商好过。返利分两种,一种是基础返利,算得清楚;另一种是模糊返利,规则复杂,经销商根本算不清能拿多少。有的车企返利周期长达两三个月,甚至超过三个月。钱迟迟不到账,经销商的资金压力更大了。

  

  新能源车经销商的日子稍微好点。报告说,42.9%的新能源品牌经销商赚了钱,亏钱的只有34.4%,比行业平均水平强不少。原因很简单,新能源车的价格倒挂没那么严重,卖车还能有点利润。比如,比亚迪这样的品牌,市场表现不错,消费者追着买,经销商压力小一些。

  但新能源经销商也不是高枕无忧。售后服务赚的钱少,投资回报周期长,二手车和金融保险的利润也比燃油车低。像山东乾城集团这样的新能源经销商,因为资金链断裂直接倒闭,说明这个行业谁都不好过。

  经销商对车企的不满也越来越大。调查显示,2025年上半年,经销商对车企的满意度只有64.7分,比2024年底低了一大截。经销商觉得,车企只顾自己抢市场,降价、压库存、定高目标,哪管他们的死活。库存一多,资金链就更紧张,稍不留神就可能崩盘。

  面对这样的局面,经销商也在想办法突围。有的开始转型,做二手车、售后服务,或者拓展金融保险业务,试图多找点赚钱的路子。可转型不是件容易事,市场环境不好,消费者捂紧钱包,生意还是难做。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副秘书长郎学红直言,问题根源在价格倒挂。车企定的“建议零售价”跟市场实际价格脱节,经销商只能被动挨打。要解决这个问题,光靠经销商自己不行,政府得管,行业协会得推,车企也得拿出实际措施。

  

  这事听起来像不像咱老百姓过日子?钱赚得少,花得快,账本怎么算都不够用。汽车经销商的困境,其实是整个行业的缩影。车企为了抢市场,降价拼得头破血流,可经销商却成了夹心饼干,左右为难。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