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毕业礼……您又不在学校了……”课间走廊上,初二学生拉住燕华的衣角,眼眶泛红。面对这份沉甸甸的告别,这位来自广州市南沙第一中学、正在徐闻县第一中学支教的老师,声音哽咽却无比坚定:“我一定回来!”
去年,燕华作为南沙区对口帮扶徐闻支教团队的副组长奔赴湛江。一年时光流转,她让一个英语均分仅27分的班级重燃求知星火;她首创的醒狮社团在元旦晚会上惊艳绽放;她的足迹遍及徐闻多个乡镇,将教研的种子播撒进更多课堂。当掌中燃起的教育灯火,渐次点亮孩子们眼中的光,希望的星火,也正悄然递向远方。
受访者供图
粉笔灰落处,星光渐次亮
初到徐闻县第一中学,燕华就遇到了挑战。第一次月考,她所任教的班级学生英语作文竟大片空白。讲台下,孩子们对基础单词一脸茫然,教室里弥漫着沉默与挫败。
习惯了高效PPT教学的她,果断调整策略。一场静悄悄的“粉笔魔法”在黑板上铺开。长单词被拆解音节,“won-der-ful!”粉笔灰簌簌落下,细弱的声音逐渐清晰。她鼓励学生从阅读里“挖”关键词,“这两分必须拿下!”学生们一个个张大了嘴巴。果然第二次月考,班上平均分提高了2.7分。孩子眼里亮起了微光,学习的信心从这“抄”来的两分怯生生探芽。
为让进步“摸得着”,她自设“刮刮乐”奖励。小零食、合影、唱歌……刮开涂层的期待与惊喜,让教室充满欢笑。一颗糖的甜,一张合影的暖,悄然汇成知识路上的点点星光。此外,为攻克词汇大山,她还组织了查字典比赛。
学生小琳的蝶变,成为这场教学“攻坚战”最生动的缩影。初时仅52.5分的成绩,在燕华一次次细致的“面批”指导和查字典比赛等活动的持续激励下,悄然突破82分!那个曾经只敢在办公室门口徘徊、羞涩低头的女孩,如今已能自然地挽着老师的手臂,分享青春的悲喜。
当告别那晚的礼花突然“炸”响,少年们真挚的歌声在教室回荡,手机屏幕连成一片温暖的“心灯”海洋,映照着一张张湿润的面庞,初时的阴霾早已消散在星海深处。
“分数不代表为人。看到他们眼里重新燃起的光,找到学习的内驱力,才是我最重要的收获。”燕华说。这束由简单粉笔点燃的光,照亮了孩子们通往广阔世界的长路。
燕华对徐闻教育的帮扶,远不止于一个班级的转变。 作为南沙区对口帮扶徐闻支教团队的副组长,她深度融入当地教研生态,她不仅参与县“教-学-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比赛并斩获一等奖,还承担了面向英语教师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名师课堂示范课;同时,她积极参与县教研团队定点联系乡镇学校工作,多次前往前山、龙塘、下洋镇等中学开展教学视导和专题讲座。燕华不仅致力于改变眼前的学生,更着眼于提升区域教研水平,为徐闻倾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骨干教师队伍。
受访者供图
少年呼狮起,德育醒精魂
她所任教的八年级4班的一节讨论“My Favorite”的英语课上,班上一名学生大哲(化名)突然喊出:“我喜欢醒狮!” 燕华老师眼睛一亮,“Lion Dance? Very good!”拥有26年教龄的燕华,深谙德育的力量。而融合了音乐、体育、武术的醒狮艺术,在她眼中成了绝佳的育人载体。
得知学校旧狮头早已破损,她悄悄网购了练习狮头。当新狮头被抱进教室那一刻,大哲的眼睛瞬间被点亮了,他逐渐成了课上积极举手的一员。一名九年级的学生也辗转找到燕华:“老师,我们想登台表演。”孩子们滚烫的渴望让她下决心要圆这个梦。然而时间紧迫、经费短缺、缺乏专业指导……困难重重,燕华毅然挺身而出,成为这场圆梦行动的“总策划”。
时间不等人。她连夜联系广州的微电影导演好友。仅仅三天后,一首为孩子们量身定制的原创音乐《狮舞少年》诞生了。紧接着便是高强度的“魔鬼训练”。导演被师生们的赤诚深深打动,奔赴徐闻指导学生们排练。冬至时节寒风凛冽,孩子们一遍遍腾挪跳跃,跌倒又迅速爬起。燕华始终守在场边,目光紧紧跟随着他们。
元旦晚会上,醒狮表演作为开场节目惊艳亮相。燕华在后台紧盯着舞台,低声指挥:“追光!跟上狮头!打亮!”光束如同有了生命,紧紧追随那金红跃动的狮身。最终他们勇夺一等奖,孩子们脸上洋溢的自豪,瞬间驱散了所有训练的艰辛。这一刻,团体的荣誉感和凝聚力达到了顶峰,醒狮的精神已然跃出舞台。
燕华欣慰地看到,醒狮社团的孩子们身上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他们舞动的不仅是狮头,更是发自内心的热情;他们学习的不仅是动作技巧,更传承着团结、坚韧、自信的醒狮精神。这份精神,正实实在在地成为他们成长的一部分。
燕华的故事传回了广州市南沙区。与徐闻县第一中学结对帮扶的广州市南沙区维港青藤中学的师生们深受感动,自发捐款筹集了39173.85元。这笔善款购置了6头崭新的专业狮子以及用于醒狮社团室的建设。当被告知可以用余款购买狮鞋时,孩子们却异口同声地恳求:“老师,狮子是门面,要用最好的!鞋子,我们自己动手做!”最终,25双结实的手工材料狮鞋仅花费了千余元,凝聚着孩子们的心血与珍惜。
为了让社团长久发展,燕华精心制定了规章制度,推动其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成为一支真正“带不走”的队伍。她还带领社团学生积极参与马拉松赛事志愿服务,将醒狮文化的传承与德育实践深度融合。离别之际,徐闻县第一中学授予燕华“优秀支教教师”和“功勋团长”称号。
比奖状更珍贵的,是孩子们真挚的约定。“农历六月廿四关公诞辰表演,老师您一定要回来看我们!”当醒狮再次腾跃而起,这束由少年热血与师者匠心共同点燃的光芒,早已照亮了他们奔向未来的漫漫长路。更在徐闻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深深播下了文化自信与希望的种子,静待星火燎原。
撰文:汪彦秀 林日清
【作者】 林日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