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乐享暑假

Komentar · 4 Tampilan

每当暑期来临,青海省西宁市便以其独特的清凉,吸引着无数旅人从五湖四海涌入。他们为何而来?是为奔赴青海湖那一抹辽阔的蔚蓝,还是为了一碗地道的牦牛酸奶、一把滋滋作响的羊肉串?游客的脚步,勾勒出一座

  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

  西宁“引力”:游客们都去哪儿了?

  博物馆里乐享暑假

游客参观青海省博物馆。人民网 马可欣摄

  暑期,青海省西宁市迎来旅游黄金期。青海省博物馆内,人流如织,热度非凡。2025年暑假期间,青海省博物馆日均游客接待量突破一万人次。为应对持续高位运行的接待压力,青海省博物馆创新公共服务模式,通过扩充专业讲解队伍、引入AR智能导览眼镜等智能设备,构建起“人工+智能”的立体化服务体系,全方位提升接待能力。

  展厅之内,有家长耐心为孩子讲解彩陶纹样,有研学团队认真记录文物信息,还有年轻观众借助AR设备进行沉浸式体验。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游客在此共同完成了一场与青藏高原千年文明的深度对话。游客持续高涨的参观热情,不仅让丰富多彩的文物“活”了起来,更让源远流长的高原文化“火”起来,也为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马可欣、实习生张秀青)

游客认真聆听讲解。人民网 马可欣摄

博物馆内的蛙纹彩陶壶。人民网 马可欣摄

家长带着小朋友参观文物。实习生 张秀青摄

博物馆内展出的彩陶。人民网 马可欣摄

游客正在参观交流。人民网 马可欣摄

博物馆内展出的石人像。人民网 马可欣摄

游客认真聆听讲解。人民网 马可欣摄

游客正在参观。人民网 马可欣摄
Komen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