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南侨机工纪念公园开幕,机工后人落泪寻找父辈记忆

commentaires · 21 Vues

马来西亚南侨机工纪念公园开幕,机工后人落泪寻找父辈记忆 “这是我父亲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海外的南侨机工纪念墙上,历史没有忘记他们。”南侨机工后人张云鹏轻抚着父亲的名字,哽咽说道。 8月14日,在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南侨机工纪念公园开幕,机工后人落泪寻找父辈记忆

  “这是我父亲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海外的南侨机工纪念墙上,历史没有忘记他们。”南侨机工后人张云鹏轻抚着父亲的名字,哽咽说道。

  8月14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广东义山内,马来西亚南侨机工纪念公园和南侨机工纪念馆同时开幕,来自世界各地逾千人相聚在这里,冒雨纪念同一个英雄群体——南侨机工。多位南侨机工后人在现场,寻找父辈的姓名和照片 ,并讲述父辈的烽火记忆。

  

  8月15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相聚在马来西亚南侨机工纪念公园,共同缅怀南侨机工。

  吉隆坡广东义山主席杨博耀介绍,南侨机工纪念馆内,正在开展“南侨机工主题展览”,展出许多南侨机工文物的仿制品和图片,包括机工证件、证书、制服和生活用品等。杨博耀表示,未来将不断完善纪念馆内的设施和展品,让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更多年轻人意识到“南侨机工”不仅是一个名词、一座碑,更是活生生的历史。

  南侨机工纪念公园内,以雪兰莪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殉难纪念碑位于中心,建造了几座环形纪念墙,3200余名南侨机工姓名镌刻在上面。杨博耀介绍,这些墙的设计灵感来自滇缅公路,采用“夯土”工艺,用泥土层层夯实垒成,“这象征着南侨机工在泥石滚滚的战争环境中运输物资的艰辛。”

  

  马来西亚南侨机工纪念馆。

  几番寻找,南侨机工后人张云鹏终于在一面纪念墙上找到了父亲张智源的名字。他眼含热泪地说:“作为机工后代,我们感到很欣慰,有越来越多人知道这段历史。祖国没有忘记他们,海外的华人也没有忘记他们。”

  当南侨机工后人赖惠玲在南侨机工纪念馆内看到父亲的照片,她忍不住哭了起来。赖惠玲介绍,她的父亲赖邦耀是第二批回国的南侨机工,懂得开车,也懂得修车。她曾问过父亲当年为何要回国,“父亲说,不只是我,所有人看到国家那时候的危机都会去,这是国家的需要、是民族的呼唤。”

  

  南侨机工纪念馆馆内展览。

  据记载,南侨机工,全称是“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1939年,中国沿海港口被日军封锁,滇缅公路成为国际援华物资运输的生命线。在爱国侨领陈嘉庚的号召下,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等地3200余名华侨青年,来到中国参加抗战,用血肉之躯在“死亡公路”上扛起了“不沉的补给线”。1939年至1942年,滇缅公路运输机枪、炮弹、汽车、汽油、药品等重要战略物资共计50多万吨。而这3200余名南侨机工中,有1000余名在滇缅公路沿线英勇牺牲。幸存的南侨机工,部分复员回到南洋,部分留下参与新中国的建设。

  文字、脚本:South记者 吴采倩 实习生 邓圣诗

  视频:South记者 秦少龙

  鸣谢:广东省侨联

  【作者】 吴采倩;秦少龙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