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浪大漠明珠 泳动湿地生态——神木市第四届横渡红碱淖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激情开赛

Kommentare · 26 Ansichten

8月17日,神木市第四届横渡红碱淖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激情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名游泳爱好者,齐聚红碱淖展开了一场耐力与速度的较量。 本次赛事赛道从红碱淖西岸的叨唠窑则自西向东延伸至景区码头,直径6000

  8月17日,神木市第四届横渡红碱淖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激情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名游泳爱好者,齐聚红碱淖展开了一场耐力与速度的较量。

  

  本次赛事赛道从红碱淖西岸的叨唠窑则自西向东延伸至景区码头,直径6000米的开阔水面串联起草原与沙漠交织的湿地景观,让选手在劈波斩浪中沉浸式感受生态之美。“为了确保赛事安全有序,我们提前在赛道布设浮球引导线,每隔500米设置引导浮漂,同时部署了15名桨板救生人员与应急救援大队工作人员全程值守。赛道中途专设补给点,可随时为体力不支的选手提供安全保障。”赛事救援队负责人林宝东介绍,保障组配备2艘摩托艇、5艘快艇随时待命,竞赛成绩采用电子计时系统,通过计时芯片精准记录,确保赛事判罚公正透明。医疗保障方面,医疗组提前规划120急救路线,安排专业医护人员全程待命,为参赛选手做好赛后消毒等医疗服务。

  

  

  “这段水域开阔且有自然水流,对体力分配和方向把控要求很高,所以我身上绑的这个‘跟屁虫’就很重要,既能为我们紧急情况下提供浮力,让保障人员在水面上一眼就看到我们,里面的计时芯片又能确保成绩的准确。”来自神木市青少年宫游泳队的参赛选手张毅说,波光粼粼的湖面与岸边沙滩相映,“一边游泳一边欣赏红碱淖的好风光,紧张感都缓解了不少。”

  

  上午8时,随着发令声响起,选手们如离弦之箭跃入水中,瞬间激起层层浪花。赛道上,选手们时而以自由泳全力冲刺展现爆发力,时而以蛙泳调整节奏保存体力,手臂划起的浪花与远处的湿地飞鸟构成动态画卷,引得岸边观众欢呼不断。“来红碱淖比赛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挑战自我,强身健体,能完赛对我来说就是最棒的。”特意从山西赶来参赛的选手李佳在终点用手机记录着完赛时刻,“看完比赛还能在湖边散步,尝尝当地的炖鱼,这趟来得值!”

  

  “赛前针对性训练了一段时间,今天终于发挥出最佳状态,取得了让我满意的成绩!”男子青年组亚军崔忠俊杰难掩激动,这位来自万家惠游泳俱乐部的选手对赛事保障和赛道环境赞不绝口,“在红碱淖的开阔水面游泳时心情格外舒畅,赛事保障的人员一直在我身边保障安全,一点都不心慌,冲刺时看到岸边欢呼的观众,所有疲惫都忘了。”

  女子青年组冠军张靖阳同样收获满满:“能在这样美的湿地水域夺冠太开心了!沙漠环抱湖泊的景色比游泳馆里更震撼,游泳时看着水下的光影和岸边的草原,感觉像在画里比赛,真心推荐游泳爱好者来体验。”

  

  作为连续举办四届的品牌赛事,横渡红碱淖游泳赛已吸引超千名选手参与,成为神木市“体育+生态”特色IP。本届赛事以“喜迎冬运 守护湿地”为主题,将水上竞技与湿地保护理念深度融合,选手在劈波斩浪中沉浸式感受红碱淖“大漠明珠”的生态魅力,生动展现“绿水青山”与“绿色发展”的和谐画卷。

  近年来,依托赛事品牌影响力,红碱淖景区持续深化“体育+旅游”服务升级:完善码头休息区、储物处等基础配套,优化民宿住宿与交通接驳效率,为参与者打造舒适环境。赛事期间,选手可免费畅行景区,主办方同步提供餐饮保障,推动“观赛事、赏湖景、品美食”的旅游消费热潮,有效拉动区域消费活力。

  这条“碧波上的生态赛道”不仅推广了亲水健身理念,更以赛事为纽带激活了湿地文旅资源。通过“以赛促旅、以体兴业”的良性循环,为红碱淖生态保护注入新动能,为神木全域旅游发展增添活力,让湿地的自然之美与生态之韵随浪花传向更广阔天地。

  文/刘宇洋 张恒博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