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亏967亿,高铁日亏5亿,钱全被设备商拿走?

Komentar · 21 Tampilan

医院、电力、高铁、烟草这些行业,竟然也在喊“亏钱”!2024年数据一出,公立医院亏了967亿,高铁每天亏5.2亿,电网负债3.42万亿,烟草公司也有三成企业亏本。这消息一出,普通人心里犯嘀咕:这些行业不是铁饭碗吗

  医院、电力、高铁、烟草这些行业,竟然也在喊“亏钱”!2024年数据一出,公立医院亏了967亿,高铁每天亏5.2亿,电网负债3.42万亿,烟草公司也有三成企业亏本。这消息一出,普通人心里犯嘀咕:这些行业不是铁饭碗吗?咋还亏了?钱都去哪儿了?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些行业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背后到底藏着啥门道。

  

  医院亏钱,表面看是“看病便宜了”,其实是政策改了,医院的收入断了大半截。自从2017年药品零差价政策出来,医院不能靠卖药赚钱了。以前药价加成能占医院收入的三四成,现在这块钱没了。比如广州一家大医院,光这一项每年就少赚六七百万。医保报销也跟不上,CT检查成本280块,医保只给180块,医院得自己掏腰包补差价。更别提疫情期间,医院还得免费做核酸、搞防控,2022年全国公立医院在这上面花了876亿,政府补贴只给了六成。钱呢?大部分流到药商和设备商那儿了。进口CT机比国外贵三到五成,一台就得花上亿。医护工资也得发,三甲医院的主任医生年薪20万到40万,护士8万到15万,但基层医院的医护只能拿个零头。

  电力行业更是一边亏一边干大事。国家电网2024年负债3.42万亿,每度电亏3分钱。为什么?电网得建特高压,过去几年砸了1.6万亿,未来五年还得投3800亿。农村电网更费钱,7户人家拉条线得花18根电杆的钱,电费收100年都回不了本。电价还涨不了,上海居民电价0.617元一度,十年没变,工商业电价比国际水平低四成。新能源也得跟上,风电太阳能并网得配储能设备,每千瓦成本1500块,2024年国家电网在这上面花了500多亿。钱都去哪儿了?设备商赚得盆满钵满,变压器企业一年卖100多亿,毛利25%。利息也吞了不少,电网一年光还债利息就1200亿。

  高铁听着风光,实际也是个“烧钱王”。2024年中国铁路集团每天亏5.2亿,负债6.3万亿。除了京沪、广深港几条线,七成高铁线路都在亏。建高铁贵得离谱,每公里1.72亿,山区线路翻倍到3亿。成渝高铁投了506亿,得每天跑100列车,客座率85%才能保本,可实际只有62%。运营也不便宜,京沪高铁一趟电费5万,乘务员年薪8万到12万。中西部线路更惨,客座率才40%,兰新高铁一年亏30多亿。钱花在哪儿?钢材水泥占大头,一家央企一年供高铁钢轨100万吨。进口设备也不少,德国一家公司光卖牵引系统就赚50亿。地方政府还得补贴,2024年补了200多亿,可到位率只有六成。

  

  烟草公司听着像是“印钞机”,但2024年三成下属企业也在亏。表面看,烟草税利1.44万亿,涨了6%,可细看没那么简单。一包10块的烟,8.4块是税,某省级烟草公司卖500亿,税后利润才20亿。烟叶产区还得管烟农培训、修水利,一个县一年就花1亿多。高端烟赚钱,低端烟利润薄,中西部地区卖低端烟多,利润率不到5%。钱呢?国家税收拿大头,占全国财政6.5%。员工福利也不差,省会城市烟草公司员工年薪18万,公积金月缴5000多。烟农也有补贴,全国一年发200多亿,户均1.2万。

  医院的钱,很大一块被药商和设备商赚走了。药品采购中间商利润能占三到五成,医院买一台进口设备,价格比国外贵一半。基层医院更惨,病人少,设备闲置率20%,还得养一堆行政人员,占成本四成多。有些灰色收入也跑不掉,药企给医生的回扣,查出来的案例里,药品销售额15%都成了回扣。这钱本该用来治病救人,结果进了私人腰包。

  电力行业的钱,很多流到设备商和债务里。特高压设备动辄上亿,研发也花钱,国家电网一年投380亿搞技术,可转化率只有三成。农村供电更是“无底洞”,亏了300多亿,全靠城里电费补贴。电网还得还债,利息一年吃掉净利润八成以上。这么大的投入,电价却涨不了,电网只能咬牙硬撑。

  

  高铁的钱,建线路和还债占了大头。钢材水泥、设备进口,每年都是天文数字。地方政府想靠高铁拉经济,可中西部客流上不去,补贴又跟不上,高铁只能继续亏。京沪线赚钱,可其他线路的亏空太大,全国铁路一盘棋,赚钱的补亏钱的,压力全在铁路集团身上。

  烟草的钱,税收是最大头,占了财政收入6.5%。烟农得补贴,员工福利高,剩下利润还投了房地产、金融,某省公司一年赚10亿投资收益,可主业账面还是亏。烟草不像表面那么光鲜,税收重,责任多,亏钱的企业也不少。

  这些行业亏钱,不是因为干得不好,而是背着大责任。医院得保全民健康,电力得让偏远山区有电,高铁得拉动中西部发展,烟草得交高额税收。这些都是国家政策让国企去干的“大事”,亏钱是代价。就像家里得先顾着老人孩子吃饭,自己的钱包先空了。医院垫资做核酸,电网投钱建农村线路,高铁修到山区,都是为了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钱花出去,有合理的,也有浪费的。医院设备闲置、电力研发转化低、高铁客流失衡,这些都能省下不少钱。医药回扣、采购高价设备,这种灰色地带也得管严点。未来咋办?政策得更灵活,医院医保得跟上成本,电价得合理调整,高铁得优化线路,烟草得平衡税收和利润。只有管好钱袋子,这些行业才能既服务大家,又站稳脚跟。

Komen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