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码头热火朝天,赣商诚信闯天下,新时代咋样火下去?

评论 · 0 浏览

江西的赣商文化,带着几百年的老故事,活在今天的年轻人心里。2025年7月底,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商学院的同学们,组成了“赣商探源·思政寻迹”实践队,走进吴城古镇、吉安永新的农业公司、南昌万寿宫,还有绿滋肴

  江西的赣商文化,带着几百年的老故事,活在今天的年轻人心里。2025年7月底,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商学院的同学们,组成了“赣商探源·思政寻迹”实践队,走进吴城古镇、吉安永新的农业公司、南昌万寿宫,还有绿滋肴企业。他们不是光看看热闹,而是想搞明白,赣商这股子精神,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能火这么多年。

  

  吴城古镇,过去是江西的商贸大码头。同学们站在古码头上,感觉时间都倒流了。几百年前,这儿船来船往,货物堆得像小山,热闹得不行。吴城不光有钱赚,还有种“敢闯敢拼”的劲头。实践队员去了吴城历史文化博物馆,看到展板上写着“南来北往吴城地”“装卸不尽吴城货”,一下子就明白了,赣商做生意,靠的是诚信和实干。他们不光想着自己赚钱,还讲义气,顾大局。博物馆里还有老会馆的照片,全楚会馆、山西会馆、广东会馆……这些地方当年都是各地商人聚会的地方,房子盖得漂亮不说,还能看出赣商跟外地人做生意,讲究团结互助。走在青石板路上,同学们感觉每块石头都在讲故事,赣商那股子“诚信守道”的精神,像是刻在这些老街上。

  离开吴城,实践队去了吉安永新的繁盛农业公司。这地方可不简单,冷链物流、智能化加工,设备先进得让人咋舌。同学们参观时,看到老式的缫丝机和现代化的加工设备摆一块,特别有意思。企业负责人跟大家聊了聊创业的事儿,说起怎么从一个小作坊,变成现在能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的大公司。负责人说,他们搞农业,不光为了赚钱,还想让家乡的蚕桑文化传下去。这话让同学们挺感动,觉得赣商这帮人,心里装着老家,装着乡亲。电商直播间里,学电商的同学直接上手,推介江西的特产。他们发现,赣商精神不光是老一套,还能跟上数字时代的节奏,特别会抓机会。

  

  南昌万寿宫,是赣商的老地标。几百年过去了,这地方的房子还是那么有味道,墙上的壁画、雕花的梁柱,处处透着历史。实践队员在这儿转了一圈,感觉像是穿越了。万寿宫当年是赣商走出去的起点,他们从这儿出发,把生意做到全国。同学们看着这些老物件,脑子里全是赣商当年闯天下的画面。后来,他们又去了绿滋肴,这家企业把江西的土特产做成了大品牌。绿滋肴的负责人说,他们做生意,讲究“厚德实干”,还得有点“义利天下”的心胸。实践队员们试着当讲解员,推介绿滋肴的产品,感觉特别带劲。他们发现,赣商精神不是老古董,放到现在,照样能让企业做大做强。

  吴城古镇的热闹、繁盛农业的创新、万寿宫的历史、绿滋肴的品牌,这些地方串起来,讲的就是赣商的故事。同学们走了一圈,觉得赣商精神不只是书本上的词儿,而是实实在在的做事态度。他们看到,赣商做生意,讲究诚信,不坑人;讲究实干,不偷懒;还得有点家国情怀,赚了钱不忘老家。这种精神,过去管用,现在也管用。

  

  在吴城古镇,同学们还听说,当年商船一天能装卸几千吨货,码头工人忙得脚不沾地。那时候,赣商跟外地商人做生意,靠的就是一个“信”字。谁要是耍滑头,生意就做不下去了。博物馆里还有个数据,吴城最热闹的时候,有四十八座会馆,等于说全国各地的商人都往这儿跑。这说明啥?说明赣商不光会赚钱,还会交朋友,愿意跟大家一起把饼做大。

  繁盛农业公司那边,同学们学到不少新东西。比如,他们的冷链物流,能让新鲜水果在24小时内送到全国各地。蚕桑文化展示厅里,古老的缫丝技术跟现代设备结合,效率高得吓人。负责人说,公司2024年带动了500多户农民增收,人均年收入涨了20%。这不就是赣商“致富不忘桑梓”的最好例子吗?同学们还试着在直播间卖货,发现现在的赣商,特别会用互联网,把江西的好东西卖到全国。

  万寿宫的参观,让同学们对赣商的历史有了更深的感受。这地方建于明朝,距今快600年了。当年,赣商从这儿出发,生意做到江南、华北,甚至更远。壁画上画着商船、货栈,还有忙碌的商人,同学们看了,觉得赣商那股子拼劲,真是从骨子里带出来的。绿滋肴那边,同学们看到企业怎么把江西的辣椒、藠头做成全国知名的零食。2024年,绿滋肴的销售额突破了10亿元,这数字让同学们惊呆了。他们觉得,赣商精神不光是老故事,还能变成真金白银。

  

  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不光是走马观花,还真学到东西了。他们发现,赣商精神其实跟咱老百姓的日子挺像。谁不想做生意讲诚信?谁不想干活踏实点?谁不想赚了钱还能帮帮老家?赣商精神听着挺高大上,其实就是这些朴实的东西。同学们说,赣商这帮人,过去能靠诚信和实干闯天下,现在还能用创新和情怀做大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