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苏之后,天下大变。
但《浪浪山小妖怪》还是破10亿了,所以请选择你的英雄:
无所谓党:无所谓,反正我不会看
拭目以待党:这一部影响不了,下一部肯定有影响,让我们拭目以待
20亿党:本来票房能过20亿的,现在过不了,肯定受影响了
老鼠S论党:电影是好电影,但是一颗老鼠S坏了一锅粥
引经据典党:真影响了作品又能怪谁呢
网盘见党:不贡献一丝热度
其实,这是一个很难改变的局面,将来还会有类似的情况出来。
可能有人会说,《浪浪山小妖怪》本来口碑大好,票房也爆,为何要请傅首尔、苏敏,她们只会女拳式的发言也与内容不相关。
何况,因为《浪浪山》致敬黑神话,也与她们这个群体不合,之前就已经口诛笔伐了,现在又来骚操作,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这就涉及到一个短时间内动摇不了的行业现状了。
国内的影视宣发和媒介基本都以女性为主,在某部电影出来后,势必会以她们的视角为先。
最关键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影表明宣发和电影内容南辕北辙,各顾各的,为了热度和话题甚至可以凭空捏造一些东西,如《蛟龙行动》的涉密宣发。所以浪浪山宣发和内容割裂是业内常态,不是凭空而来。
再加上观影人群女性又是主力军。
正在热映的新片中,《浪浪山小妖怪》《坏蛋联盟2》《东极岛》,男女比例是3:7,《南京照相馆》《捕风捉影》是4:6,也就《戏台》的男女比例相对平衡一点,但也是以老年观众为主,参考价值不算太大。
以营销的角度看,针对女性观众细分宣发也没什么问题,毕竟她们是大客户,策略上,路线是对的,因为之前的票房也不是纯靠男性观众撑起来的。
而且我们都高看了傅首尔和苏敏的影响力,她们并没有那么高的知名度,掀起的舆论热潮属于小范围内知晓,路人盘没有多大损失,从其票房依然坚挺,影院内小孩哥仍旧多,院线还是给高排片就能看出来。
这件事最令人不爽的不是请谁,而是她们的发言,只知道挥拳乱舞,不知道因地制宜。
如苏敏一上来就说猪妈妈也可以走出浪浪山,可浪浪山的主题讲的也不是这些,非要整四六不着的女拳叙事,在犄角旮旯找一处硬蹭。
人家猪妈妈在家带小孩,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期盼小猪妖好好干,并没有出走的决心,也可见她做些是一个幸福开心的状态,如若不然,早就不管不顾了。
而苏敏则是只代入自己的视角,自己婚姻不幸福就得所有人都不幸福,看不到好,只知道分,除了打拳,一无是处,这个世界的答案不只有一种。
苏敏是旅游博主,完全可以说路上见闻,这一路的感受,跟浪浪山的故事和主旨十分契合。
四小只是取经,她也是取经,又是她的专业领域,讲这些说不定还能破圈赢得大众好感,哪怕大众喜爱度不高,也不至于闹成现在这样里外不是人。
傅首尔跟苏敏一样的问题。
她本可以不说离婚,而是结合动画故事,以走出自己的浪浪山,打破困局,勇敢出发为主,既点了自己又评了浪浪山,还没有太明显的打拳痕迹。
可她偏偏一上来就立场先行,自然招人反感,她们有一万种解题方法,非选了一条死胡同,还是泥泞一片,坑坑洼洼的死胡同,她们自己都走不出自己的浪浪山,却要解构浪浪山,很滑稽。
浪浪山票房已成定局,不会有什么大的动荡。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因此事,上美的口碑受损,对接下来的布局有影响,因为浪浪山中有久违的中国学派,如果后续盈利不佳,也许中国学派又要沉寂许久了。
《浪浪山》中上美影传承了曾影响几代人的中国学派之风——水墨动画,格调清新、洒脱、空灵、飘逸、虚中有实、实中带虚,将中国诗画的意境和笔墨情趣融进了每一个画面里,以景抒情、情景交融,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之下是故事中的四小只是每个人的写照。
中国学派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对像万籁鸣这样的老一辈艺术家们的统称,发扬光大者就是上美影。
他们将中国民间文学、儒家文化观以及传统美学思想融入到动画创作之中,大量汲取中国传统美术、戏剧、音乐中的元素,很多动画都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他们对中国传统典故、神话故事以及美学思想的挪用上,采用了打破再重组的方式,让中国独有的艺术风格在现代语境中重获新生。
在动画的电影语言、叙事手法等方面,让动画变得生动起来,并非形式主义的中国风,而是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既巩固了中国美学,又兼具身、神、韵。
可惜90年代市场经济全面取代计划经济之后,中国学派遭遇重创。
上美曾经做过一次尝试,1999年的《宝莲灯》就是用一个西方的皮讲一个东方的传统故事。
这种尝试失败了,《宝莲灯》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式动画美学的全面崩溃,开始全面拥抱日美工业式动画。
自此之后,我们看到的都是日美风格。
尤其是日漫风格的动画,即使加上一些中国元素,内核与叙事还是日漫为主,渐渐地我们都忘了原来还有中国风格的动画。
《浪浪山》的出现是一次经典重回,从里到外都闪耀着中国学派的光辉,10亿级别的体量也表明中国学派并未落伍,还能在新时代发光发热。
《浪浪山》的大获成功也能鼓舞上美继续产生更多的中国学派的优秀作品,从而让中国学派不再是怀旧,让国产动画真正落地,就像当年《大圣归来》的引路人作用一样。
但现在,昏招一出,也不在乎,之后的作品难免如法炮制,中国学派的东山再起之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