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大学不送行?9成父母都去了,你会后悔吗?

Komentari · 15 Pogledi

孩子上大学,送还是不送?这个问题最近在网上吵得热火朝天。有的家长说,孩子大了,该放手让他自己去闯。有的家长却觉得,这是孩子人生的大日子,送一送才安心。说实话,送孩子上大学这件事,远不止送个行李

  孩子上大学,送还是不送?这个问题最近在网上吵得热火朝天。有的家长说,孩子大了,该放手让他自己去闯。有的家长却觉得,这是孩子人生的大日子,送一送才安心。说实话,送孩子上大学这件事,远不止送个行李那么简单。里面藏着多少父母的心酸和骄傲,只有当过爹妈的人才懂。如果条件允许,送一送,绝对不后悔。

  

  孩子第一次离开家,背着行李去大学,可能是他这辈子最重要的一次“远行”。很多孩子报的学校离家几百上千公里,坐火车飞机,折腾一整天。家长陪着去,不光是帮着拿行李,更是为了让孩子心里有个底。毕竟,头一次出远门,谁不慌?家长在身边,孩子踏实,家长也放心。数据显示,每年新生报到季,全国有超过60%的家长选择亲自送孩子到学校。这不是瞎操心,是人之常情。

  到了大学门口,第一件事就是报到。学校一般会安排学长学姐在校门口接新生,家长和孩子只需要准备好身份证、准考证和录取通知书。东西提前装好,别到现场翻包找半天,急得满头汗。报到点通常有条不紊,学姐学长笑脸相迎,递上校园一卡通和宿舍钥匙。有的学校还在车站设接送点,拖着行李的大包小包直接上校车,省心又省力。我有个朋友送孩子去大学,学校安排得明明白白,从车站到宿舍不到一小时,效率高得让人感动。

  报到完,接下来就是去宿舍安顿。学长学姐会帮忙把行李搬到楼上,这时候可别光顾着低头走路。边走边聊,问问学校的“内幕”最划算。比如,食堂哪家好吃?奖学金怎么拿?哪个社团值得加入?学长学姐都是过来人,聊几句能省不少弯路。到了宿舍,先别急着铺床,带着孩子和舍友一起打扫一遍。刚认识的新舍友,多少有点拘谨,打扫的时候你一句我一句,气氛慢慢就活络了。记住,进宿舍时拍个小视频,留个纪念,等以后关系熟了再拿出来看,绝对是个乐子。

  说到校园生活,校园一卡通就是个“万能钥匙”。吃饭、洗澡、借书,全靠它。第一次充值别太猛,几十块够用就行。万一卡丢了,钱基本就找不回来了,心疼得不行。提醒一句,学校里常有电信公司的摊位推销手机卡,专挑新生下手。别被花里胡哨的优惠忽悠,直接选正规摊位,办个流量够用的卡就行。我家孩子上大学时,我直接给他办了张本地无限流量卡,学校里的卡愣是没买,照样用得舒舒服服。

  新生班会也是个重要环节。辅导员和助教会在场,学生得轮流自我介绍。社恐的同学别怕,提前准备两句就行。比如:“我叫小明,来自山东,喜欢打篮球,希望跟大家做朋友。”简单一句,清楚明了。班会后,辅导员还会讲讲学校的规矩和注意事项,家长在旁边听听,心里也能有个谱。

  

  军训是大学生活的“第一课”,一般持续两周,累得够呛。太阳底下站军姿,汗水哗哗流,不少孩子回来都黑了好几个度。提醒一句,防晒霜一定要带,不然晒伤了可不是闹着玩的。有个家长朋友分享,他家闺女军训没擦防晒,回来皮肤红得像煮熟的虾,疼了好几天。不过军训也有好的一面,大家一起喊口号、一起吃苦,感情就是在这些时候攒起来的。不少大学友谊,都是从军训场上开始的。

  送孩子上大学,不只是帮他把行李搬进宿舍那么简单。父母在身边,孩子会觉得后方有依靠,胆子更大一点。家长也能看看孩子未来四年的生活环境,心里踏实。数据统计,超过80%的大学生回忆起报到那天,都说有父母陪着的感觉特别温暖。毕竟,从孩子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父母操了多少心?送孩子到大学校园,看着他站在新起点上,那是多少父母心里的高光时刻。

  当然,也有人说,不送孩子是为了锻炼他的独立性。这话没毛病,但独立不是一天练成的。送孩子报到,不代表事事包办。你可以帮他搬行李、收拾床铺,但让他自己去领东西、问问题。既给了他支持,也让他学会面对新环境。平衡好“放手”和“陪伴”,才是送孩子的意义。

  再说说费用问题。送孩子上大学,路费、住宿费少不了,但这些开销其实没想象中多。以高铁为例,全国平均票价每公里不到0.5元,提前买票还能更便宜。到了学校附近,找个经济型酒店住一晚,200到300块搞定。比起孩子未来四年的成长,这些投入真不算啥。况且,很多家长送完孩子,第二天就返程,时间成本也不高。

  大学报到这天,是孩子人生的分水岭。父母送一送,不光是完成一场仪式,更是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开始。孩子背着书包走进校园,父母站在校门口挥手告别,那一刻的画面,可能是彼此心里最珍贵的记忆。全国每年有900多万新生迈进大学校门,背后是千万个家庭的期盼和祝福。送孩子上大学,就是父母对孩子的一次深情告白。

  

  至于不送孩子行不行?当然也行。有的孩子确实能自己搞定一切,家长也能省点心。但如果有条件,陪一陪又何妨?人生能有几个这样的时刻?孩子大了,离家的日子越来越多,能多陪一天是一天。谁不想给孩子多留点温暖的回忆呢?

Koment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