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谈丨科学游点亮孩子创新梦想

Komentar · 18 Tampilan

进入暑期旅游旺季,各地爆火的科技馆成为中小学生探秘科学、解锁好奇、点燃梦想的活力课堂。上海自然博物馆每天观众都达到15000人的承载上限。广东科学中心单日最高客流量近3.4万人次。在北京,中国宋庆龄青少年

  进入暑期旅游旺季,各地爆火的科技馆成为中小学生探秘科学、解锁好奇、点燃梦想的活力课堂。上海自然博物馆每天观众都达到15000人的承载上限。广东科学中心单日最高客流量近3.4万人次。在北京,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新开设“太空漫游计划”,小游客们可以沉浸式体验中国载人航天。(据央视新闻客户端8月15日报道)

  各地科学游走热,不仅是暑期旅游消费新亮点,更反映出全社会对科学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一场场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游,拉近了科技与青少年之间的距离,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让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更加浓厚。

  科学始于好奇,青少年时期正是好奇心强的人生阶段。如果青少年对科技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书本和课堂,而不去沉浸式感受、体验,就难以理解科学知识的真正价值和内涵,更难以激发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通过科学游亲身感受科学魅力,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能够将深奥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感受。科技馆里,小游客们戴上VR眼镜感受空间站生活,在游戏中体验火箭总装、测试、发射全过程。科教夏令营中,液氮在热水中炸出蘑菇云,引得孩子们一片赞叹。诸如此类的鲜活体验,不知让多少课本上的文字活了起来、动了起来,让多少青少年在惊奇中对科学多了一份憧憬、一份向往。

  站在更宏观的角度看,科学游爆火是我国创新实力提升的必然结果。还原真实驾驶舱环境和操作流程,C919仿真机吸引观众排队体验、拍照打卡;与人形机器人切磋球技、互动交流,激发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想象——这些展示展览背后,折射出我国航空航天、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领域的长足进步。行走在一个个展馆,科技发展的蓬勃气象扑面而来,向观众传递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自信。这能够点燃青少年的科学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科学游升温,也对相关部门和科普场所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科普事业的支持力度,盘活用好各类资源、壮大科普队伍,营造良好的科学教育氛围。科普场所应进一步优化展览内容和服务,推出更多优质科普项目,让青少年在参观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学校和家庭也应积极配合,将科学游纳入教育计划,引导孩子在游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青少年是科技创新的后备力量,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希望所在。科学游点亮孩子的创新梦想,激励他们不断求索。把科学游的热潮持续下去,让更多孩子在科学的海洋中畅游,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基础必将越来越坚实。张 博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Komen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