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夫人“烧书”

Comentários · 25 Visualizações

本文转自:山东工人报□江舟1913年初春,著名学者王国维带着全家搬到了日本京都的吉田町神乐冈八番地,开始了在异国的读书与研究生活。王国维的新家离他的两位学术挚友罗振玉和董康家都非常近,走几步路就能到

  本文转自:山东工人报

  □江舟

  1913年初春,著名学者王国维带着全家搬到了日本京都的吉田町神乐冈八番地,开始了在异国的读书与研究生活。王国维的新家离他的两位学术挚友罗振玉和董康家都非常近,走几步路就能到。三位志同道合的学人住得近,日常来往就方便多了。他们经常聚在一起,不是讨论新发现的甲骨文,就是品鉴刚淘到的古籍善本,或者兴致来了吟诗唱和。

  在异国他乡的这段日子里,王国维几乎把所有心思都扑在了读书和学术上。除了编辑他负责的 《国学丛刊》,和学术上的朋友们通信交流,结伴去逛京都的古书店,伏案写作之外,他对家里其他事情,哪怕是柴米油盐、儿女琐事,都很少过问。他的夫人潘氏,是一位典型的贤内助,非常能干,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可王国维沉醉在书堆里,似乎并没太留意夫人的辛劳。他的书从不规规矩矩地放在书架上,而是东一堆西一摞地摊开着。书桌的四个角、茶几上、椅子上、床上,甚至干净的地板上,都散落着他正在看的书。这景象,对于喜欢家里整整齐齐的潘夫人来说,实在是有点难以忍受。

  家里的担子,从孩子的教育到一日三餐,几乎全落在了潘夫人肩上。王国维的心思都在书本里。有一次,潘夫人想和丈夫商量点家务事,她说了半天,却发现王国维捧着本书,眼睛都没离开过书页,根本就没听她在说什么。那一刻,长期操劳的辛苦和对丈夫 “不闻不问”的委屈涌上心头,潘夫人一时火起,几步上前,一把夺过王国维手中的书,转身就朝着屋里取暖用的火炉子走去,作势要把书扔进去烧掉。

  当然,潘夫人只是情急之下想吓唬吓唬丈夫,出口闷气罢了。她心里非常清楚,这些书对王国维来说,简直比命还重要。烧他的书,那真等于要了他的命。潘夫人虽然有时会抱怨,但绝不是个糊涂人。多年的朝夕相处,丈夫对学问的痴迷和执着,她看在眼里,也慢慢理解并支持。这种潜移默化,让她心甘情愿地扛起了家庭的所有重担。再苦再累,她也咬着牙坚持下来,为的就是让丈夫能心无旁骛地做他的学问。

  这次小小的 “烧书”风波,虽然短暂,却像一盆凉水,让王国维从书堆里清醒了一些。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妻子日常操持的不易。他意识到,自己之所以能够安心读书,是因为背后有妻子无声的付出。这件事之后,王国维开始学着体贴妻子,在子女的教育上,他也投入了更多的心思和精力,主动分担起一部分责任。夫妻之间,便多了些理解与体谅。

  可以说,王国维夫妻关系的和谐,尤其是潘夫人多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是王国维学术事业能够攀登高峰的重要基石。正是因为潘夫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操持着整个家,把生活的琐碎和重担都揽在自己肩上,王国维才得以将几乎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读书和精深的研究中去。他心无旁骛地钻研,写下了许多奠定其学术地位的重要著作。当我们仰望王国维在学术史上那座不朽的丰碑时,不应忘记,那坚实的基座下,深藏着一位平凡女性无言的支持与付出。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