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5nm工艺要来了!华为麒麟或将迎来大升级

Comments · 14 Views

今日,博主@定焦数码爆料称,网上流传的国产N+3工艺具备一定的真实性,因为专利显示的H210G56指标,计算下来是125mtr的布线密度,等效5nm。 也就是说,如果消息属实,意味着国产5nm工艺就要来了。 据了解,中芯国际自

  今日,博主@定焦数码爆料称,网上流传的国产N+3工艺具备一定的真实性,因为专利显示的H210G56指标,计算下来是125mtr的布线密度,等效5nm。

  也就是说,如果消息属实,意味着国产5nm工艺就要来了。

  据了解,中芯国际自主研发的N+3工艺取得关键性突破,其晶体管密度达到125MTr/mm²(每平方毫米125亿个晶体管),这一指标已接近台积电5nm与三星早期5nm工艺水平,标志着国产先进制程工艺迈入全新阶段。

  据专利文件披露的H210G56指标测算,N+3工艺的布线密度达到125MTr/mm²,介于台积电6nm(113MTr/mm²)与三星初代5nm(127MTr/mm²)之间,实际性能等效于台积电5.5nm节点。相较于14nm工艺(约35MTr/mm²),N+3的密度提升幅度超过250%,彰显中芯国际在FinFET架构优化上的深厚积累。

  尽管密度指标亮眼,但受限于EUV光刻机短缺,N+3工艺在复杂度与能效上仍存差距。业内分析指出,其实际性能与功耗表现更接近台积电7nm增强版(N7P)及6nm工艺,同等晶体管规模下能效落后台积电5nm/4nm约15%-20%。这一短板源于传统DUV光刻技术对多层布线的限制,但已足以满足多数中高端芯片需求。

  此前,行业人士透露,若华为海思采用N+3工艺复产麒麟芯片,其性能有望接近高通骁龙888水平,填补国产高端手机SoC的空白。

  有传闻称麒麟9300芯片或将成为首款搭载该工艺的产品,助力华为重新角逐中高端市场。

  对于长期依赖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的国产半导体而言,N+3的突破将有效缓解芯片「卡脖子」困境,推动5G通信、AIoT等领域的技术升级。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