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饮料是续命神器还是甜蜜陷阱?

Komentari · 4 Pogledi

本文转自:南方工报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许文玉摄影报道)深夜写字楼里键盘声噼啪作响,外卖配送箱在霓虹灯下穿梭不息。除咖啡、奶茶之外,一种“隐形大佬”正牢牢抓住年轻群体的脉搏——功能饮料

  本文转自:南方工报

  功能饮料是续命神器还是甜蜜陷阱?

  记者走访发现:多数加班族和外卖小哥的工作“搭子” 医生:小心糖尿病等“找上门”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许文玉 摄影报道)深夜写字楼里键盘声噼啪作响,外卖配送箱在霓虹灯下穿梭不息。除咖啡、奶茶之外,一种“隐形大佬”正牢牢抓住年轻群体的脉搏——功能饮料。它被赋予“提神搭子”“充电宝”的光环,支撑着无数个加班夜与疲惫时刻。然而,当一瓶600毫升的功能饮料含糖量竟高达75.54克,相当于一口气吞下17块方糖时,这杯“续命水”的甜蜜外衣下,是否藏着被忽视的健康隐忧?8月15日,记者在海口进行走访,了解市民对功能饮料的评价。

    骑手  实在撑不住,全靠它顶着

    “有时加班到凌晨,眼皮直打架,全靠这个提神。”李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工作原因,自己需要经常加班,于是功能饮料便成了自己的工作“搭子”。“知道糖多,但困劲上来,哪顾得了那么多?”他坦言加班频繁时,几乎每晚都要消耗1-2瓶。

    外卖骑手林先生对功能饮料的依赖更直接:“不喝真跑不动,尤其下午单子扎堆的时候,全靠一瓶下去顶着。有时候一天得喝两三瓶,不然‘电量’告急。”林先生打开电动车后备箱指给记者:“我车箱里一直都有备着,犯困的时候就直接拿出来喝。”当被问及是否担心健康问题时,林先生无奈摇头:“先顾着眼前跑单要紧,哪想那么远?”

    然而,并非所有年轻人都对功能饮料买账。健身爱好者曾女士态度坚决:“功能饮料?绝对不碰!运动后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有更健康的选择。一瓶下去那么多糖,汗白流了不说,纯粹给身体添负担。”

    医生  甜蜜负担远超想象

    “许多消费者对功能饮料存在误解,它无法替代休息,过度依赖反而掩盖身体真实的疲劳信号。提神效果主要来自大量糖分和咖啡因的短期刺激。”海口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徐超介绍,长期饮用含高糖高咖啡因的功能饮料,首先带来的危害就是能量摄入过量。“功能饮料只要感觉到有一定的甜度,那么,它的含糖量基本上都是5%以上,对于普通成年人来说,一瓶功能饮料就已经超过了每天建议的精制糖的摄入量。而能量摄入过量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肥胖,然后是跟肥胖有关系的所有其他慢性非传染性代谢性疾病,比如说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等。”

    对于确实需要提神的年轻人,徐超建议最健康的还是中国的传统饮品:茶水。“对于运动导致的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我们建议可以适量选择运动饮料。当然,功能性成分的摄入,我们认为适量摄入是可以的,过量摄入肯定要尽量避免的。中等强度的运动对于我们多巴胺的释放也有帮助,对于提高我们的工作学习效率也有帮助。作息规律,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可以为我们疲惫的身心提供休息。”

Koment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