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探讨全球先进半导体工艺领域时,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浮出水面:美国本土在这一领域主要依赖于Intel公司。然而,近年来Intel在与台积电、三星等巨头的竞争中面临挑战,迫使新任CEO陈立武近期宣布了对工艺路线图的重大调整。
在Intel原先规划的四年五代工艺路线中,18A工艺被视为关键一环,原计划于今年实现量产,大规模出货则安排在明年。伴随着这一工艺的推出,PC级的Panther Lake处理器和服务器平台的Diamond Rapids都预计在明年面世,标志着Intel在高端技术领域的又一布局。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18A工艺或将成为Intel历史上的又一款长寿工艺。根据Intel在10-Q文件中透露的信息,18A及其衍生版18A-P高性能工艺预计将持续使用至2030年,展现了Intel在工艺稳定性上的长远规划。
这一长期使用的策略不禁让人联想到Intel曾经的明星工艺——14nm。从Broadwell到Rocket Lake,14nm工艺跨越了长达七年的时间,如果算上24年才停止生产出货,其生命周期几乎达到了十年之久,堪称Intel工艺史上的长寿典范。
尽管消费者对于Intel长期依赖某一工艺的做法表示不满,但从制造商的角度来看,一代工艺能够沿用五年以上意味着成本的极大节约。相比之下,先进工艺若仅在一两款产品中使用后即被淘汰,将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投资亏损。这也是Intel近年来一直在努力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半导体行业的激烈竞争中,Intel正通过调整工艺路线图,寻求在保持工艺稳定性的同时,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以应对来自全球竞争对手的挑战。这一战略调整不仅关乎Intel的未来竞争力,也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