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新浪潮来袭、全球产业链深度重组,中国制造企业正站在历史转折点上。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制造企业如何找准方向、突破重围、开创新局?
8月15日下午,《正道:中国制造企业的新出路》新书发布会在广州购书中心天河店举行。本次发布会以“中国制造业的创新突围之路”为题,聚焦正处于转型十字路口上的中国制造业,分析产业当前所面临的新问题和困境,探讨企业如何锚定未来实现创新升级。
该书作者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谢泓、暨南大学教授苏晓华、《经济观察报》副总编辑邹卫国、英得尔实业(广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史杰君作为嘉宾展开对谈,发布会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副总编辑何奎主持。
作者谢泓先生,凭借20年深耕制造业的深厚积淀,带来这部融合历史洞察与实战智慧的转型力作,并以“观察者”与“陪伴者”的双重身份,抽丝剥茧地揭示了“中国智造”跃迁的底层逻辑:从数百家企业的真实转型案例中提炼出“技术—制度—文化”三维框架,既生动呈现了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深层逻辑,又深刻剖析了全球产业格局变迁的演进,更前瞻性地勾勒出新商业文明的发展蓝图。
他的著作不仅是一部企业转型升级的实战路线,更是学术界研究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政策界制定产业战略的珍贵参考。在这个“技术封锁”与“赛道更迭”并存的时代,本书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中国制造的未来,不是被动跟随,而是主动破局。
谢泓以“技术实用主义”的视角,剖析了“数字化与制造业的全要素竞争”如何打破传统要素边界,让数据成为新的核心生产要素;“AI时代的终极战场:中小企业的生态优化”一文则展示了平台化、共享化模式如何赋能中小企业,融入智能生态链。
中国的制造业若想保持优势,必须将中小企业的AI布局视为生态优化的核心工程:通过链式改造降低技术门槛,更要构建数据共享、标准互通、利益共生的新型产业关系。唯有如此,中国供应链才能进化为中国智能生态,在全球竞争中掌握定义权而非适配权。
文|记者 孙磊图|主办方供图
编辑:康琦悦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