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领域的激烈竞争中,meta近期掀起了一场人才争夺大战,其影响深远且特点鲜明。首要的一点是,OpenAI在这场人才战中损失颇重,众多顶尖人才被meta吸引。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在这场人才流动中,华人科研人员的身影尤为突出。
深入探究meta的“华人天团”,我们惊讶地发现,其中清华校友占据了相当比例,或已接近五分之一。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清华在全球AI领域的深厚底蕴,也反映出该校在培养顶尖AI人才方面的卓越成就。
meta对AI业务的重组步伐并未停歇,据最新消息,该公司计划在不久的将来第四次调整其AI部门结构。在此前的调整中,meta成立了全新的超级智能实验室,旨在推动AI技术的前沿探索和应用落地。
据透露,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将进一步细分为四个小组,包括一个待定实验室、一个专注于产品开发的团队(涵盖元人工智能助手等项目)、一个基础设施团队,以及一个致力于长期基础研究的FAIR实验室。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meta在AI领域的布局正逐步走向成熟。
在人才流动方面,meta近期再添一员大将——北大校友孙之清(Zhiqing Sun)从OpenAI跳槽至meta,加入超级智能实验室。这一举动无疑进一步增强了meta在AI领域的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不仅汇聚了大量华人科研人员,而且其中不少拥有中国内地高校背景,尤其是清华校友占据了显著优势。这一趋势从一张由风投公司Menlo Ventures投资者Deedy Das曝光的名单中可见一斑。该名单包含了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的44名成员,其中华人占比过半,达到26人,而拥有中国内地高校背景的华人更是高达19人,清华校友更是多达8人。
在这份名单中,清华校友的占比高达18%,逼近五分之一。若将范围缩小至拥有中国内地高校背景的AI人才,清华校友的占比更是惊人地达到了42%,接近半数。这一数据无疑凸显了清华在培养AI人才方面的卓越成就和深厚底蕴。
除了meta之外,清华校友在其他AI领域也频频崭露头角。例如,在xAI的创始团队中,就有清华校友的身影;而在OpenAI发布的GPT-5项目中,同样可以发现清华校友的杰出贡献。英伟达也积极吸纳华人顶尖人才,其中不乏清华校友。这些事实进一步证明了清华在全球AI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然而,在肯定清华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他中国内地高校在培养AI人才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在meta的“华人天团”中,除了清华校友外,还有来自北大、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的优秀人才。这些高校的校友同样在AI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华人AI人才的崛起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因此,我们可以说,华人在全球AI领域的崛起是多所高校共同努力的结果。清华固然表现出色,但其他高校同样不容忽视。在未来的AI发展中,我们期待看到更多来自不同高校的华人科研人员在全球舞台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