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做饭为什么比燃气灶好吃?回村3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Mga komento · 2 Mga view

柴火做饭更好吃。 这句话仿佛成了一个定义:柴火锅做饭就是比燃气灶好吃。但为什么会这样呢?以前我以为是心理作用—— 儿时的饭,比成年后的更香。 直到最近我回村住了三天,冒着烈日炎炎蹲在院子里生火做了

  柴火做饭更好吃。

  这句话仿佛成了一个定义:柴火锅做饭就是比燃气灶好吃。但为什么会这样呢?以前我以为是心理作用——

  儿时的饭,比成年后的更香。

  

  直到最近我回村住了三天,冒着烈日炎炎蹲在院子里生火做了九顿饭才发现:这种“好吃”是客观上的好吃,与心理作用无关。

  不仅如此,我还找到了柴火锅做饭更好吃的原因!

  01火焰

  燃气灶的火焰,追求的就是个“稳”。火苗越稳,燃气灶的质量就越好▽

  

  之所以要追求稳:

  一方面是因为越稳定的火苗热效率就越高,用起来更省气。另一方面是因为稳定的火苗不烧锅边,不会把锅外壁烧黑、把锅把手烧坏。

  柴火的火焰,就非常不稳▽

  

  我们都知道,火焰不同位置的温度是不同的。中间是高温区,外面是低温区。燃气灶的火焰高度矮,所以高温区和低温区几乎是紧挨着的。

  柴火就不一样了,它的火苗有十几公分高,高低温区的界限明显。

  

  而且它还是跳动的,火苗一会儿高一会儿低。锅底一会儿接触到高温区,一会儿接触到低温区——

  这种文武火交替加热的方法,也经常被大厨们使用。

  武火可以让食物更入味。

  文火防止食物中的水分过快蒸发。

  柴火灶“文武火交替”是很方便的:你就正常用,它自己就交替了。

  燃气灶“文武火交替”则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算你能一直站在燃气灶旁边不停旋转旋钮调整火力,燃气灶也受不了,很快就会坏掉。

  02木材

  哪怕柴火灶的烟囱做得再好,也一定会有烟从正面冒出来,并接触到食物。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相反会让食物变得更好吃:

  我就喜欢白粥里那股淡淡的烟味。

  这其实也是有理可依的——木材燃烧时的烟雾里,会含有挥发性物质。如酚类、有机酸类,甚至是未燃烧充分的碳颗粒。

  

  •这些东西都会产生香气,不失为一种很棒的调味品。

  同时,不同木材所释放出来的烟雾也有不同。所以用柴火锅做饭,哪怕这顿饭和下顿饭是一样的,味道也会有所改变,很难吃腻。

  03灶具

  柴火灶和燃气灶,在形状上也有很大区别。

  柴火灶,锅底是圆的,整个锅底都要嵌在灶膛里。

  燃气灶,锅底是平的,锅底要放在火焰上面——就算是圆底炒锅,也是锅底的最底部与火焰顶部平齐。

  

  所以柴火灶是火包着锅,燃气灶是火挨着锅。火包锅,有两大好处:

  ①整个锅一块升温,受热更均匀。燃气灶,则是锅底先升温,再传递到锅边。锅里食物的熟度都不一样,口感自然会变差。

  ②熄火后灶膛里依然有余温,可以利用余温入味。燃气灶,熄火后热源消失,锅里的温度会迅速下降,没有“余温”一说。

  

  所以,火焰提供“自动调温”,木材提供“特殊调料”,灶具提供“火候控制”。别看柴火灶简陋,做出来的饭的味道却注定要比燃气灶更香。

  文字原创丨侵权必究

Mga kome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