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的功效!医生:糖尿病患者常吃葡萄,降低这几种并发症风险

评论 · 27 浏览

上周六,家里炖完排骨,儿子端着碗葡萄从阳台走进来,一口一个吃得欢快,嘴里还嘟囔着“这个比西瓜甜多了”。婆婆从厨房探出头,

  上周六,家里炖完排骨,儿子端着碗葡萄从阳台走进来,一口一个吃得欢快,嘴里还嘟囔着“这个比西瓜甜多了”。

  婆婆从厨房探出头,一看他吃得不亦乐乎,立马皱起眉头:“小糖球似的,还不赶紧别吃了,糖尿病都快吃出来了。”她这句话让我一下子想起了邻居张大爷。他也是糖尿病多年,前阵子跟我聊天,还说他每天都吃几颗葡萄,精神头比以前好多了。

  我一听,心里咯噔了一下,赶紧去翻了翻资料,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原来葡萄对糖尿病人的帮助还真不少。张大爷今年68岁,血糖控制得一直不太稳定。之前一顿饭吃完,血糖就飙到15。他女儿天天在家给他做减糖饮食,连水果都不敢让碰。

  可奇怪的是,张大爷最近气色红润了不少,他说是因为每天吃十颗葡萄。一开始我还真有点不信,毕竟葡萄甜得发腻,糖尿病人怎么能碰?可查了资料,才发现葡萄的“甜”并不等于“高升糖”,它里面的果糖比例高,升糖指数却不高,不像白米饭那样一吃血糖就蹦上去。

  家里老人们只要听见“葡萄糖”,就自动脑补成“对糖尿病有害”。其实恰恰葡萄本身虽然含糖,但它的“抗氧化成分”特别高。尤其是皮和籽,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和白藜芦醇,这两种成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简直是宝贝。它们可以帮助减缓血糖波动,修复血管内皮,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说起来,我婆婆前段时间检查出来微血管有点硬化,她一听医生说“要多吃抗氧化食物”,马上想到葡萄,结果还是不敢吃。我跟她解释好几次,才慢慢敢每天吃五六颗。两个月下来,她血压稳定了不少,连头晕都减少了。

  我告诉她,葡萄的这些营养成分其实是天然的“血管清道夫”,特别对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肾病这些并发症有帮助,不少研究都发现,葡萄中的白藜芦醇能抑制血管炎症,保护神经系统。

  有些人一听“吃葡萄也能养生”,就开始一把一把地往嘴里塞。其实不管多好的食物,吃多了都出问题。糖尿病人吃葡萄,量要控制好,每次10~15颗,最好是在两餐之间吃,这样对血糖几乎没有冲击。最关键的是,连皮一起吃,营养才不浪费。

  我小姑子怀孕六个月,血糖偏高,医生让控制饮食,她说她最想吃的就是葡萄。我给她准备了一小袋提子,告诉她只要不空腹吃,不一次吃太多,就没事。

  葡萄里面有一种叫“槲皮素”的成分,对孕期糖耐量异常的女性特别友好,能帮助胰岛素更好地工作。这不光是控制血糖,还能预防妊娠糖尿病后期可能带来的高血压和胎儿过大问题。

  儿子看到婆婆也开始吃葡萄,天天跟着凑热闹。我给他讲,葡萄不光对糖尿病人好,对长身体的孩子也有好处。它里面的维生素C和钾含量挺高,能增强免疫力,还有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不过我也跟他说清楚,吃归吃,不能贪多,尤其是晚上睡前别吃,容易发酵胀气。

  我爸年轻时爱喝酒,现在肝有点脂肪化,医生说要注意饮食。后来我发现,葡萄里的白藜芦醇对肝脏也有保护作用,它能减少脂肪在肝脏的堆积,抗氧化能力强,还能防止肝细胞损伤。现在我爸每天早上吃几颗葡萄当点心,精神看起来比以前好多了。

  前几天跟一个做营养课的老师聊天,她说现在糖尿病的饮食管理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谈糖色变”了。关键是看“血糖负荷”而不是单看“糖分高不高”。

  像葡萄这种含糖但升糖慢的水果,反而比那些看起来没糖其实升糖快的食物要安全。比如白面包、方便面这些,一吃血糖就飙上去,可大家常常忽略了这些真正的“危险分子”。

  她听了我的建议后,每天早上吃几颗葡萄,连便秘都改善了。很多人不知道,葡萄的膳食纤维其实也不少,尤其是皮和籽那部分。虽然吃起来有点涩,但对肠道健康特别有帮助,能调节肠道菌群,减少便秘,对糖尿病人来说,肠道菌群稳定了,血糖也容易控制。

  我自己也很喜欢葡萄,尤其是夏天的时候,放冰箱里冰一下,酸酸甜甜的。不过我每次都提醒自己和家人,吃的时候不要一串一串地吃,要按“颗”来算,尤其是有基础病的老人,吃完记得观察血糖变化,有时候哪怕是好东西,吃得不对也会出问题。

  说到底,葡萄不是药,但它是能帮身体“少生病”的一类食物。它不像青菜那样没味道,也不像药片那样让人抗拒,只要掌握好吃法,对糖尿病人来说,是既享受又有益的选择。

  我婆婆现在已经习惯了自己洗好十几颗葡萄放在小碟子里,吃得不多,每天定时吃,还说比以前吃的降糖药管用。我笑着说:“这不是药,是你吃对了。”她点点头,说这葡萄,吃进嘴里是甜的,久了心里也甜了。其实糖尿病人最怕的不是“不能吃”,而是“吃错了”。

  现在家里水果篮里常备葡萄,尤其是那种偏紫色的,花青素含量更高。每次去市场,我都会挑那种颜色深一点的,颜色越深,抗氧化能力越强,而这些正是糖尿病人需要的“天然盾牌”。

  葡萄不是人人都能放开吃的,但也绝不是糖尿病人必须远离的东西。关键是会不会吃,懂不懂吃。掌握了方法,连这些看似甜蜜的小果子,也能成为健康的守护者。

  1.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2. 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GlycemicIndexandDiabetes.DiabetesCare,2021.

  4. 王瑞.《糖尿病营养治疗学》.科学出版社,2019.

  

  编辑:陈方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