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丨3女带4孩多次免费续面被拒,多点互谅才能催生高质量公共生活

Comments · 2 Views

一碗面也能照见生活的质地,店家与顾客都不妨以身作则,让孩子自小体验互助互信有温度的公共生活据报道,近日,一段“女子带孩子点一碗面多次免费续面”视频在网络上传播。视频中,面店老板指责一位女顾客续

  一碗面也能照见生活的质地,店家与顾客不妨以身作则,让孩子自小体验互助互信有温度的公共生活

  据报道,近日,一段“女子带孩子点一碗面多次免费续面”视频在网络上传播。视频中,面店老板指责一位女顾客续两次面不够,转头在平台给他打差评。此事引发网友关注讨论。

  8月14日,记者联系到该店铺老板,老板表示,网传视频有误,一行人实际上是三个成年人带四个孩子,“点了两个凉菜、涮牛肚、点了一碗饸饹面,团购了十个羊肉串”。前两次都给顾客续面了,“续完了第三次又过来了,我们家厨师就拒绝了。过了几分钟她(顾客)就给了我差评。”后来,老板公开监控自证清白,女子则以侵犯肖像权为由报警。警方介入调解,但双方未能达成和解。

  

  在差评中,顾客强调“第二次续面把孩子吓着了”“为啥不能好好说,要凶孩子”,认为把孩子吓哭才是重点,还指出店家称取餐口贴有续面规则但她并未发现,是“不知情的情况下才去加面的”。

  目前双方各执一词,引发较大争议。实际上,开门做生意,消费人群形形色色,因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和经济能力不同,各自对各种规则的理解,可能千差万别。特别是在相对模糊的边缘地带,社会共识有时会遇到个别特例的挑战。比如,店主自认“免费续面管饱”前提是“一人一碗面”,而无法接受类似“一碗面供全家用”的“规则捡漏”。

  既然是极端个例,那么女子差评中提到的“凶”若不完全为虚,员工的某种情绪波动也能理解,因为它超出了日常服务的范畴。只是,冷静复盘,若要不留差评余地,商家也不妨“以德报怨”。客观来说,给孩子续三次面成本也不会太高,毕竟小孩无辜,第二次大可得体地口头告知大人,“一人一碗”是条件,第三次则可温和提示“下不为例”,应该没有谁被一再提醒后还会“钻空子”。而且,即便有了小摩擦,事后无保留地公开视频确实经不起法律的审视。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有网友指出该面馆以前疑有负面新闻,但正如其他网友反驳的,应该就事论事,是否尊重社会共识和商业规则,是唯一评价标准。续面是按个体饭量而非群体数量,本无需明言,若此事逼得商家更改规则,或非正面示范。女子评价“其他点(店)可以无限续面”,如果是真的认知误区,说明大多数人认可的某些底线共识,少数人仍存在认知分歧。

  在此不妨重新认识一些无需点破的“有用的默契”。比如,小店门口贴“同行勿入 面斥不雅”,是提醒同类经营者不要入内窥探其商业策略;自助餐饮需按需取餐,仅限堂食,拒绝打包。共识之外,如续杯续面、“三人同行,一人免单”若是促销手段,则需明晰使用规则,免得陷入消费口角纠纷。

  总之,商业社会讲究契约精神,诚信为本。顾客按需点餐,商家温和提醒,双方若都能多点儿心平气和,互谅互让,也不至于为一碗面而闹上热搜。回头来看,此事从线下门店到线上点评,从公开监控到警方介入,双方多少都缺了点换位思考、理解共情;多了点针锋相对、固执己见。这也提醒,只有社会互信、商业伦理与公共德行合力,才可催生高质量的公共生活。一碗面也能照见生活的质地,店家与顾客不妨都以身作则,让孩子自小体验互助互信有温度的公共生活,未来才更加可期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李晓亮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