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强制缴纳9月1日实施,审计署披露400亿养老金被挪用骗取

הערות · 5 צפיות

社保强制缴纳9月1日实施,审计署披露400亿养老金被挪用骗取

​​8月,中国最高法院指出,任何规避缴纳社保的协议,都将被法律认定无效,将社保话题再次推到风口浪尖。“社保新规”成为热搜。


这些新规其实并不是全新政策,它是通过司法解释,对旧规加以强调。这则解释明确,自下月起,任何规避缴纳社保的协议,都将被法律认定无效。

不少网民将此解读为社保“强制缴纳令”。实际上,社保一直就带有强制性,但以前员工自己不想缴,公司可减少成本自然乐见其成;或者公司不想缴,就会跟员工商量多加一点薪水,使双方到手的钱都能最大化。这种现象在小微企业中十分普遍。

2024年中国就业人员总数约7.34亿,但根据统计公报中参保人数最低的失业险推算,拥有完整社保(即“五险”)的人数最多为2.46亿,仅占就业人员总数的33.5%。
上述司法解释生效后,公司招工必须缴社保,如果被举报或诉讼,企业将被重罚。这意味着,无论是员工还是公司,缴纳社保都是一条红线,没有暗箱操作的空间。

规避社保的大门被关上,网民也炸了锅,不少人直言:“强制越严,越说明资金不足,普通人越不信未来能领到钱”,到底“是我需要社保,还是社保需要我了?”

2025年6月,审计署最新发布的《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对25省4.14万亿元养老保险基金的审计中,共发现各类问题金额601.61亿元。其中,13省挪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等406.26亿元偿还政府债务,2.83万名职工通过造假手段违规领取养老待遇5.19亿元,触目惊心的数据背后,暴露出养老金管理链条的深层漏洞。


2009年至2024年间,16省90家中介机构通过伪造劳动合同、仲裁书等手段,帮助2万余名不符合条件人员违规参保。其中,哈尔滨市阿城区一中介长期向4名公职人员行贿,在材料审核、劳动仲裁环节造假,为271名不符条件者办理参保,预计造成基金损失1.15亿元,中介非法牟利超400万元。

养老金违规领取乱象同样令人瞠目。25省2.83万名职工通过虚假病历、篡改档案等方式提前退休,套取养老待遇5.19亿元。山西蒲县疾控中心一职工档案被涂改14处,制造出"1岁工作、22岁退休"的荒诞记录,竟能层层过审办理退休。此人累计领取养老金69万元的同时,仍在其他单位任职取酬,暴露审核机制形同虚设。

制度漏洞亦被钻营。22省未清理不符合全国统筹要求的"小政策",导致基金多支出187.53亿元——9省擅设"取暖费"等16项待遇项目,多支出167.23亿元;20省违规将统筹前不符合条件的26.36万人新增待遇支出59.41亿元,全部转嫁基金承担。


审计移送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中,医疗、教育、养老领域"蝇贪蚁腐"高发。山西一不法团伙自2012年起垄断原料药市场,通过操纵药价牟取暴利数十亿元,严重侵蚀医保基金;上海信谊天一药业原总经理周某等人,在药品推广中收受贿赂2000余万元,造成国有资金损失8300万元。

截至2025年3月,针对2023年度审计问题的整改已追回资金6540多亿元,制定完善规章制度1710多项,追责问责4120多人。审计署表示将持续跟踪整改,今年年底前向社会公告全面情况。

感谢审计署公布违规事实调查真相。阳光下,阴影将越来越少,只要看到了问题所在,全社会都会共同努力,去共同维护养老金的安全和公正。


​​​​

הערו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