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能科技出品
在暂停自动驾驶业务一段时间以后,通用汽车选择重返赛道,过去GM寄望于旗下Cruise一跃进入L4级自动驾驶——不需要方向盘、不需要驾驶员,在城市中运营自有车队。
高投入、高风险、监管高压,最终在一起旧金山事故后戛然而止。那场事件不仅让Cruise失去运营牌照,也让公众对GM自动驾驶的信任急速下滑。
这一次,GM的重启显得克制。新团队由特斯拉Autopilot前负责人斯特林·安德森领衔,方向从运营车队转向服务个人消费者——以L3级系统为核心,嵌入量产车型,先从高速、可控路况开始,逐步扩展能力。
这样的路径,不再追求一步登天,而是依托现有生产、销售和服务网络,将自动驾驶变成一项可销售、可升级、可迭代的产品功能。
在特斯拉、Waymo和Uber开始不断推进Robotaxi的时候,通用汽车的回归既是技术积累的再利用,也是商业节奏的再校准。Robotaxi的迷梦落幕,现实的试卷刚刚发下!
战略转向与技术细节
通用汽车真正的大规模投入是在收购 Cruise 之后。Cruise 作为 GM 的全资子公司,曾被视为挑战 Waymo 的重要力量,试图率先在美国主要城市推出大规模商业化的 Robotaxi 服务。2023 年末发生的涉及行人碰撞的事故,以及随后的监管调查,使 Cruise 的全部运营陷入停摆,带来了监管压力,更让公众对其安全性和成熟度产生怀疑。
在此背景下,GM 作出了一个重大调整——暂停原有的 Robotaxi 推进节奏,转而收缩资源,裁撤大约 1000 名员工,冻结扩张计划。原因不仅在于安全与监管,还有更现实的商业考量。
Robotaxi 模式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来建立车队、部署传感器与计算平台、进行持续的远程监控与维护,而在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盈利模式不清晰的情况下,这种投入的风险极高。
GM 明显吸取了此前的教训,筹备的新计划不再以完全无人化的 Robotaxi 作为短期目标,而是先聚焦于面向个人消费者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并逐步向更高等级自动化演进。
初期的核心目标是实现 SAE 定义的 Level 3 条件自动化,即在特定条件下车辆可免手动、免目视地自主驾驶,但驾驶员仍需随时准备接管。这种“免手免眼”的驾驶体验,不仅能显著提升用户舒适性,还能通过限定使用场景(如高速公路、限定城市路段)降低技术复杂度与安全风险。
在技术实现上,GM 的基础来自已有的 Super Cruise 系统, Level 2+ 级别的系统已应用于凯迪拉克 Escalade 等车型,能够在特定地图覆盖范围内实现自动保持车道、变道、跟随导航路线等功能。
Super Cruise 的核心包括高精度地图、摄像头与雷达融合感知、驾驶员监控系统,以及具备冗余设计的电子架构。
未来,新项目将在此基础上引入更强的感知计算能力,可能增加激光雷达(Lidar)以增强三维环境建模,同时升级感知算法,使系统能够在更复杂的道路环境下维持稳定表现。
此次重启还伴随着人才策略的调整。GM 正积极招募曾在 Cruise 任职的技术人员,以利用他们在全无人驾驶研发中的经验。
此外,前特斯拉 Autopilot 负责人、Aurora 高管斯特林·安德森(Sterling Anderson)的加入,被视为提升项目技术与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他在自动驾驶系统的系统架构、感知与规划算法、软硬件协同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有助于 GM 在新一轮研发中缩短技术落差。
GM 的转向是对技术成熟度、市场节奏与投资回报的综合考量。Robotaxi 虽是最终愿景,但其商业化周期长、监管阻力大,而个人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则可通过逐步升级进入市场,既能维持品牌的技术形象,又能带来实际销量与营收。这种“由浅入深”的路径,既是技术上的稳健推进,也是商业上的务实选择。
市场的变化与展望
美国的 Robotaxi 竞争格局并未停滞。
◎ Waymo 经过多年试运营,已在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部分城市实现了全无人驾驶的商业化接载,其系统依赖多传感器融合,包括多线束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高清摄像头,并配备强大的后端运营监控系统。这种模式在技术成熟度和安全性上已具备一定示范效应,但仍受限于地理覆盖范围和运营成本。
◎ 特斯拉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技术与商业路径,依托全球已售出的数百万辆配备 FSD功能的车辆,利用海量行驶数据持续优化纯视觉感知与神经网络规划算法,通过少量的的 Robotaxi 车队,希望将大量车辆转化为未来 Robotaxi 网络的运营节点,优势在于规模化与数据积累,但在监管审批和安全性验证方面仍存在争议。
◎ Uber 在经历早期的自动驾驶部门剥离后,今天也是大举投入签约合作伙伴,全力投资 Robotaxi 生态中,重点放在与出行平台的无缝整合上,庞大的现有出行用户基础和调度网络,一旦自动驾驶车辆足够成熟,即可迅速扩展运营规模。
这几家公司的持续投入正在推动美国 Robotaxi 技术和市场接受度的提升,使得 Robotaxi 在未来数年内有望进入更多城市,尤其是在交通状况可控、基础设施数字化程度高的区域。
通用汽车的战略调整,是在技术、监管和商业几方面压力下的理性选择,放弃了全城运营的豪赌,改为在量产车上做逐步升级,这条路更符合一家百年车企的基因。自动驾驶的终局仍未揭晓。
Waymo在慢速扩张中守住技术高地,特斯拉用数据飞轮不断刷新边界,Uber则成为连接供需的平台化入口。在这个赛场,胜者不一定是最先到达终点的那一个,而是能在长跑中持续保持平衡的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