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火星梦受挫,登陆计划推迟至2028-2030年

Reacties · 2 Uitzichten

近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对其火星登陆计划的时间表进行了重要调整,降低了在2026年发射“星舰”飞船前往火星的可能性。据最新报道,马斯克的新时间表更倾向于在2028年至2030年间实

  近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对其火星登陆计划的时间表进行了重要调整,降低了在2026年发射“星舰”飞船前往火星的可能性。据最新报道,马斯克的新时间表更倾向于在2028年至2030年间实施这一壮举,且计划中,将由特斯拉公司旗下的“擎天柱”人形机器人负责操控“星舰”飞船。

  马斯克长期以来一直积极推广其火星移民计划,希望通过SpaceX研发的“星舰”飞船实现这一目标。今年5月,他曾透露,SpaceX计划在2026年发射五艘无人飞船至火星,但这取决于在轨加注燃料技术的进展,这一技术是深空旅行的关键。由于地球与火星之间的最佳发射窗口每26个月才出现一次,下一次窗口将在明年年底开启,SpaceX原本计划抓住这一机会,但成功率仅为50%。

  然而,马斯克最近在社交媒体上承认,2026年年底前发射火星飞船的机会变得渺茫。尽管技术上的发射窗口仍然开放,但他表示,“明年11月或12月由‘擎天柱’驾驶‘星舰’飞往火星的可能性很小”,并补充说,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克服诸多挑战。根据马斯克的新计划,首次不载人的火星之旅预计将在3年半内实现,而载人飞行则将在5年半后完成。这意味着,更现实的无人飞船发射目标将是2028年,载人飞行则推迟至2030年。

  

  马斯克火星计划的推迟,一方面源于星际旅行的巨大工程挑战,另一方面也涉及到飞船生命支持系统的技术难题。严格的测试、监管部门的批准以及宇航员长期太空旅行的安全保障,都是影响任务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星舰”飞船的研发过程中,SpaceX遭遇了一系列技术挫折。尽管“星舰”飞船被设计为可重复使用,但在测试中仅取得了有限的成功。特别是今年5月的试飞中,“星舰”超重型火箭的第一级在重返地面时爆炸,第二级飞船也失控损毁。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马斯克宣布了“星舰”项目的两个近期技术目标:完善新一代隔热罩和使用发射塔的机械臂回收火箭。SpaceX已经成功实现了利用巨型机械臂空中捕捉降落助推器的回收方式,这将大大节省传统火箭着陆与重新装配的时间。马斯克透露,未来火箭助推器可能在1小时内完成重新发射,极限目标是每小时发射一次“星舰”火箭。这些改进将提高任务可靠性,缩短发射周转时间,对于保持火星登陆任务的稳定节奏至关重要。

  除了技术挑战外,宇航员如何适应长达半年的火星旅行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在飞船生命支持系统等方面,需要取得突破以保护宇航员免受宇宙辐射的伤害,并解决长期封闭环境对宇航员生理和心理的影响。目前,相关研究仍然不足,有批评者认为马斯克的火星计划过于仓促。

  

  尽管如此,SpaceX的长远目标依然雄心勃勃:计划在每个发射窗口期内发射1000至2000艘“星舰”飞船,将约100万吨物资送上火星,旨在打造一个自给自足的“火星文明”。这一计划不仅需要克服重重技术难关,还需要在生命支持系统、宇航员健康保障等方面取得突破。

Reac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