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说到健康饮食,低碳饮食绝对是绕不开的话题。有人靠它快速瘦身,也有人吃后头晕乏力。为啥这饮食方式争议这么大?普通人到底该咋吃饭才健康?今天就用大白话聊聊。
低碳饮食就是少吃米饭、面条等碳水多的食物,多吃鸡蛋、肉类等高蛋白、高脂肪的东西。这法子 1972 年由美国医生阿特金斯提出,他自己靠这招瘦了不少,后来慢慢传开。近几年因大家重视减肥和健康,低碳饮食火了起来,朋友圈常有人晒 “生酮餐” 说吃着肉还能瘦,让不少人动心。
争议大的原因不少。营养方面,馒头、玉米、苹果等含碳水的食物有很多好东西,像全谷物的膳食纤维、水果的维生素等。但低碳饮食限制这些,时间长了可能缺营养,导致免疫力下降、贫血等。
对脑子也有影响,大脑最爱葡萄糖,而葡萄糖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长期少吃碳水,大脑 “吃不饱”,可能反应慢、记不住事。
身体代谢也可能出乱子,突然断了碳水这 “燃料”,有人会疲劳、头晕,严重的还可能影响甲状腺,让代谢变慢,更难瘦。而且这法子难坚持,研究说只有 1% 的人能长期坚持,平均约一年半。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易反弹。
另外,这和老祖宗 “五谷为养” 的吃法对着干,医生也说吃饭要讲究碳水、蛋白质、脂肪的比例搭配。低碳饮食多吃肉少吃主食,吃太多肉和油腻的东西,对心脏、血管、肝脏不好,还可能让人便秘,不被医生推荐。
其实不同的人吃法不同。健康人别瞎折腾,好好吃饭就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说碳水提供的能量要占一天总能量的一半到三分之二,一顿饭主食占小一半,再配蔬菜、水果、肉蛋奶,营养就不缺。
想减肥的不用完全不吃碳水,要挑着吃。把白米饭换成糙米饭,白面馒头换成全麦的,少喝奶茶、少吃蛋糕。多吃冬瓜、芹菜等低热量又顶饱的蔬菜,搭配鱼、虾、鸡胸肉等高蛋白食物,再加上运动,既能瘦又不缺营养。
糖尿病人不是不能吃主食,而是要会吃。一天的主食得占总热量的一半多点,选燕麦、荞麦、豆子等吃了后血糖升得慢的。一顿饭吃一小碗杂粮饭就行,还得常测血糖,根据情况调整。
最后分享几个吃饭小窍门,啥都得吃点,别挑食,主食加点糙米、玉米等,蔬菜、水果换着样吃,肉蛋奶也别落下。别吃太多,慢慢吃,感觉有点饱就停下,用小点的盘子盛饭。按时吃饭,三餐规律,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别撑,睡前四五个小时别吃东西。有慢性病或减肥难的,问问医生或营养师,他们能给合适的建议。
低碳饮食不是完全不好,可能对一小部分人有用,但大多数人没必要跟风。吃饭讲究顺口、舒服、有营养,根据自己情况好好吃,比啥都强。
(文/枫糖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