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8 Fold来了!屏幕打“玻尿酸”,彻底消灭折痕,售价1.4万起,值得等吗?

Comentarios · 5 Puntos de vista

今天苹果又双叒上热搜了! 这次是因为传闻中的折叠iPhone终于有名字了——“iPhone18 Fold”。 好家伙,这名儿一出来网友直接炸锅了! 有人说,这是上下传了18代,然后fold了???

   今天苹果又双叒上热搜了!

   这次是因为传闻中的折叠 iPhone 终于有名字了——“ iPhone18 Fold ”。

  

   好家伙,这名儿一出来网友直接炸锅了!

   有人说,这是上下传了 18 代,然后 fold 了???

  

   更有人吐槽,加上 18 就没特点了。。。。

  

   还有人直言不讳,称这也太草率了,像是 18 系列的一员。

   按这逻辑,那下一代叫 iPhone19 Fold?这是逼着库克提前发布 iPhone20 吗

  

   不过吐槽归吐槽,最后还不是库克说了算——毕竟人家连“刘海屏”都能让全世界真香,区区一个命名算啥?

   而且说实话,命名这个真无所谓,电子产品主要还是用起来咋样?眼看现在三星折叠机都出四五年了,国产手机也是小折大折,甚至三折叠都有了,苹果现在入场妥妥是来吃“冷饭”的。。。。

  

   但话又说回来,苹果最擅长的就是把别人玩剩的技术打磨成艺术品。虽然这次从引领者变成了跟随者,但说不定库克又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呢?毕竟,“真香”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

   下面我就从一个普通用户角度,带大家看看这款 iPhone 18 Fold 到底香不香。

  

   根据目前爆料,iPhone 18 Fold 会采用类似三星 Galaxy Z Fold 系列的翻盖式设计,双屏方案。

  2026 年下半年推出,2027 年还会再发一个低端型号。而之所以苹果一拖再拖,说白了就是库克的“完美主义强迫症”作祟——人家压根接受不了屏幕上有一丁点折痕。

  

   但还真让苹果搞出了黑科技,直接祭出屏幕 0 折痕大招,据说这是苹果攻克了好几年的技术。根据一些曝光的专利,他们在柔性屏和铰链的缝隙里塞进了一种神秘聚合物,直接把屏幕上的凹凸不平全给填平了,这操作简直像给手机做了个玻尿酸填充。

  

   更狠的是,这折叠机还要用上三星研发的 in-cell 触控面板,直接把屏幕厚度砍掉了 19%。

   这哪是做手机啊,分明是在搞屏幕瘦身术!

   尺寸方面也是堆料十足,内屏直接拉到 7.76 英寸,分辨率 2713 × 1920,还藏了个屏下镜头;外屏 5.49 英寸挖孔设计,像素密度飙到 460ppi。加之该机展开厚度 4.5mm,折起来也不到 1cm 厚。

   光看这些数据也很明显了,苹果是铁了心要做“真 · 全面屏”,就连灵动岛都给踢出局了 ...

   同时,苹果还还在铰链上进行了创新。

   另一项曝光专利显示,苹果独创性将枢轴点外置到铰链外部,形成低应力平面保护屏幕像素层。这种设计,能有效减少折叠时对屏幕像素或其他脆弱层的应力,延长显示屏寿命。

   之前苹果一直没出折叠屏,就是卡在折痕和耐用性这块,现在终于有突破了 。看来,库克这次是要用折叠屏教安卓厂商重新做人。

   而除了“消失的折痕”,其他细节还包括:

   砍掉 Face ID,复活 Touch ID

   与主流折叠屏不同,iPhone 18 Fold 放弃 Face ID,改用屏下 Touch ID,有分析师认为这是为节省内部空间。

   性能拉满,但摄像头“抠门”

   搭载 2nm 工艺 A20 芯片,性能碾压安卓阵营,却仅配双摄。

  

   网传这机子要卖到 1 万 4,比三星 Z Fold6 还贵 300 美元。就这样还不给三摄,苹果这刀法简直比厨师的菜刀还精准!

   真是贵得离谱,但很苹果。

  

   不过说了这么多,其实苹果的折叠机我更期待软件生态怎么适配,毕竟这是苹果的强项和优势,而且现在折叠屏痛点已经不完全是折痕,而是“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了 ......

   而苹果的入局,或许能凭借其生态掌控力改写这一局面。

  

   比如分屏多任务:iPadOS 的成熟逻辑直接“降维打击”

   正如安卓折叠屏的分屏功能至今仍显割裂,而苹果若将 iPadOS 的分屏多任务迁移至折叠屏,体验可能直接碾压。想象一下,折叠 iPhone 展开 7.76 英寸内屏后,可实现左右分屏查资料、记笔记,甚至叠加浮动窗口回消息,完全能发挥出大屏的优势。

   台前调度的动态调整,还能避免安卓常见的“强制拉伸”或显示不全问题。

  

   其次应用连续性:从设备接力到“形态无缝切换”

   再比如,苹果的 Handoff 功能已实现跨设备任务接续,若用于折叠屏,展开时 APP 能自动适配大屏布局,图文排版、工具栏智能重组,如同“同一应用在不同形态间呼吸”。开发者只需适配一次,系统即可自动调用对应界面,告别安卓生态的繁琐手动调试。

   要是苹果能把这功能优化好,在折叠屏展开 / 折叠时,APP 实现无缝切换,那可就太赞了。

  

   最后独占生态:折叠是 iPhone,展开变 iPad

   苹果可能通过系统级切换打造差异化体验——外屏保留 iPhone 的单手操作,内屏切换至 iPadOS,支持 Apple Pencil 和专业应用,彻底摆脱“大屏仅放大 UI ”的尴尬。这种“一机双形态”的设计,或许能成为对抗安卓折叠屏的杀手锏。

   甚至更早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也曝猛料,称苹果要把折叠 iPhone 打造成“真正的 AI 手机”,具备多模态和跨 app 的能力!

  

   总之还是那句话,生态整合是苹果的终极武器,安卓折叠屏的生态适配仍依赖开发者自觉,而苹果能通过强制规范和开发工具升级,确保体验统一。若苹果真做到展开即生产力,折叠屏或许能彻底告别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的尴尬。

   毕竟,用户需要的不是更大的屏幕,而是更聪明的屏幕。

  

   说了这么多,总之 iPhone 18 Fold 的到来,也就标志着苹果正式加入折叠屏这个战场。尽管现在有关于高价和实用性的一些争议,但苹果的品牌号召力与生态优势仍然是一大吸引力。

   正如有网友所言,你可以不买,但千万别低估果粉的战斗力。这场折叠屏大战,或许才刚开始。

   不过,尽管爆料称 iPhone 18 Fold 将于明年亮相,但按照苹果一贯的“跳票”传统,咱普通消费者想真正拿到手,恐怕得耐心等到 2027 年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苹果真把折叠屏的生态体验做到“展开即生产力”,你会为它买单吗?还是说,你更愿意继续观望,等苹果把价格打下来再说?但无论如何,苹果的入场,注定会让折叠屏市场的竞争更加精彩。

   本文由极果用户极果原创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