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校长零工资办学,曹德旺豪掷50亿,建校有啥不一样?

Reacties · 19 Uitzichten

王树国,七十多岁的老人,退休后没去公园遛鸟,也没在家带孙子,而是跑到福建一处尘土飞扬的工地,义务当起了福耀科技大学的校长,一分钱工资不要。这事听起来就让人眼前一亮:一个当了大半辈子大学校长的老

  王树国,七十多岁的老人,退休后没去公园遛鸟,也没在家带孙子,而是跑到福建一处尘土飞扬的工地,义务当起了福耀科技大学的校长,一分钱工资不要。这事听起来就让人眼前一亮:一个当了大半辈子大学校长的老人,咋就放不下教育,偏要给自己找份“苦差事”?

  

  福耀科技大学刚立项,王树国二话不说收拾行李去了福建。有人去看他,发现这老头蹲在工地水泥地上,手里拿着铅笔改图纸。他不是关心办公楼盖得多气派,而是在改学生宿舍的插座位置。他说:“插座得离书桌近,学生熬夜画图方便。”老花镜挂在鼻尖,裤腿上全是泥点,这画面让人有点感动,又有点好笑。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本该享清福,却在工地忙得满头大汗。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接受采访时的态度。记者问他拿多少工资,他笑笑说:“义务干的,一分不拿。”记者愣了,他又加一句:“退休金够花了,图钱我就不来了。”这话说得轻巧,却让人心里一震。要知道,他完全可以留在西安交大,享受鲜花和掌声,或者像其他老人那样,早上打太极,晚上逗孙子。可他偏偏选了最累的路:每天去工地盯着进度,晚上在板房里改课程表,连校训的每个字都要跟团队磨半天。

  

  曹德旺也一样不简单。这位搞制造业几十年的企业家,砸了几十亿建学校,不是为了当“慈善家”。有人看到他在工地跟工人争得脸红脖子粗,就因为教学楼的钢筋型号差了一点。他还带着团队满世界挑教材,说:“不能让学生学过时的东西。”有人算过,这钱够买几十栋豪宅,可他说:“花在这,比存银行值。”这俩人,一个献余热,一个掏家底,简直像两个“倔老头”在较劲。

  

  他们干的事,跟现在流行的“快教育”完全反着走。不少学校忙着冲排名、发论文,他们却慢悠悠地打磨细节。王树国说:“不抄外国大学的作业,咱们得做自己的题。”曹德旺跟着补一句:“盖楼可以快,育人得慢。”这话听着简单,却有点像郑强教授当年说的:“教育得有中国人的骨气。”以前觉得这话是大话,现在看这俩人的做法,突然觉得有滋味。

  

  王树国这人,不爱说漂亮话。有人劝他:“都这年纪了,别折腾了。”他只回一句:“错过这机会,对不起下一代。”有人问他:“万一学校办不好咋办?”他指着工地说:“等五年后第一届学生毕业,答案就有了。”他没有豪华办公室,学生还没来,他就先列好了实验室的仪器清单。开会时,工作人员想给他泡杯茶,转头却见他蹲在地上,用粉笔画校园布局。这股“傻劲”,让人觉得既亲切又敬佩。

  

  这事看着简单,细想却挺戳心。现在社会上,有人为了个头衔争得头破血流,有人为了流量天天炒作。可这两位老人,一个放弃清福,一个掏空家底,就为了让学生学点真东西。王树国说,他现在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工地上的塔吊升起新的钢架。他管那叫“希望的骨架”。这说法听着有点土,却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有次在工地,夕阳把王树国的影子拉得老长。他正跟曹德旺讨论学生食堂的菜谱,说:“得每天换花样,不然孩子们吃腻了。”曹德旺一挥手:“行,钱我出。”俩人聊得像邻居唠家常,可谁都知道,这背后是他们对教育的真心。他们不是不知道这事费力不讨好,可他们就是想为下一代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这学校还没建好,学生还没进门,但王树国和曹德旺已经把心血全扑上去了。他们不求名利,不求回报,只想让这所学校能教出有真本事的学生。数据上,福耀科技大学计划2024年正式招生,首批设置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实用专业,目标是培养能直接上手干活的人才。这不是空话,曹德旺投了50亿,王树国亲自抓课程设计,连食堂的菜谱都操心。

  

  想想看,七十多岁的人了,换成是你我,敢不敢放下安逸日子,去啃这么一块硬骨头?王树国说:“人生的蜡烛就剩这点,烧在教育上值了。”这话听着像句玩笑,却让人有点想鼓掌。他们做的事,现在看着不一定“划算”,但等若干年后,第一届学生拿着成果走出来,大家估计都会明白:这俩老人,干了件真了不起的事。

Reac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