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厅,第一眼就能看到墙上贴满了贷款政策的宣传板,旁边还摆着厚厚一摞申请指南。学生们有的拿着身份证和录取通知书,有的低头认真填表,个个都干劲十足。一位工作人员正耐心地教一个学生怎么填信息:“别急,照着这个步骤来,身份证号码写在这儿就行。”那学生点点头,眼神亮晶晶的,像看到了未来的路。
马昕蓉是临夏中学今年的毕业生,刚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她站在柜台前,手里攥着录取通知书,笑得特别开心。她说,家里条件一般,学费一直是心头大石。这次来办助学贷款,工作人员从头到尾帮她把流程走完,还细心提醒她注意事项。她成功申请了15000元的贷款,够她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她感慨地说:“这笔钱让我家不用再发愁,我想好好读书,将来也帮别人一把。”
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忙得像陀螺,但每个人都很有耐心。临夏市教育局早早就开始准备这件事,通过学校发通知、社区贴告示、网上推送消息,确保没人不知道这政策。他们还专门培训了一批工作人员,要求大家态度好、效率高。遇到不会用手机远程办理的学生,他们还特意开了绿色通道,现场帮着解决。
马雅蓉是教育局的副局长,她介绍说,今年预计有2900人次申请贷款,总金额能到4000万元。为了让大家办得顺畅,他们把工作安排得明明白白。新生和续贷的学生分开时间段办理,还能线上线下一起办,效率高得不得了。到现在,已经有793人办好了贷款,总金额1153万元,其中719人是线上搞定的,方便得像点外卖。
助学贷款的办理时间从7月14日一直到9月30日,时间宽裕得很。本科和专科生每年最多能贷2万元,研究生能贷2.5万元,学费生活费都能覆盖。政策这么给力,学生们拿到钱后,脸上那股踏实劲儿,隔着老远都能感觉到。
现场有个小伙子,拿到贷款确认单后,激动地给爸妈打了个电话报喜。他笑着说:“爸,妈,钱有着落了,我能安心去上学了!”旁边一位家长也跟着点头,感叹国家这政策真是帮了大忙。这场景,看着就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临夏市的助学贷款工作,不是简单发钱,而是真心在帮学生圆梦。工作人员忙前忙后,不光是为了完成任务,更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有书读。马雅蓉说,他们的目标是让每个需要帮助的学生都能顺利拿到贷款,不让一个孩子因为钱而放弃大学梦。
这政策背后,是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数据显示,全国每年有上百万学生通过助学贷款走进大学校园。临夏市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点,但这里的故事却让人看到希望。每个拿到贷款的学生,都像被点亮了一盏灯,照亮了他们求学的路。
办理大厅里,阳光洒在桌子上,学生们的笑脸比阳光还亮。有人在填表,有人在咨询,还有人已经办完手续,拿着确认单开心地走出去。这里的每一笔贷款,都像一颗种子,种在学生心里,慢慢长成追梦的动力。
这事看着简单,其实不简单。教育局得提前准备,工作人员得加班加点,学生和家长也得配合好。但大家的心都往一处使,劲儿往一处用。结果就是,临夏市的助学贷款工作干得顺顺当当,学生们也能安心去追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