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 “骗” 了所有人?小米汽车盈利反转:从每辆亏 6 万到赚 6.65 万

মন্তব্য · 0 ভিউ

小米汽车上演了一场教科书级的盈利逆袭!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小米汽车业务首次实现单季盈利,每辆毛利润高达 6.65 万元,经营利润约 6430 元 / 辆。而就在一年前,雷军还曾公开表示 “每卖一辆车亏 6 万”,这

  小米汽车上演了一场教科书级的盈利逆袭!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小米汽车业务首次实现单季盈利,每辆毛利润高达 6.65 万元,经营利润约 6430 元 / 辆。而就在一年前,雷军还曾公开表示 “每卖一辆车亏 6 万”,这种从巨额亏损到盈利的快速反转,不仅惊呆了网友,更彰显了小米 “规模经济” 策略的成功。

  时间回到 2024 年 8 月,小米披露首份汽车业务季度成绩单:创新业务收入 64 亿元,交付新车 27307 辆,净亏损 18 亿元,折算下来单车亏损超 6 万元。当时雷军发文称 “造车很酷,成功一定很酷”,直言小米汽车仍在投入期,希望获得市场理解。不少网友质疑 “跨界造车难盈利”,甚至担心小米会因持续亏损放弃汽车业务,但小米凭借 1400 多亿的现金储备,坚定推进 “爆品策略”。

  这一策略很快见效。2025 年第三季度,小米汽车单季交付量突破 10 万台,达到 108796 辆,收入总额约 283 亿元,平均单车收入约 26 万元,与披露的 ASP(平均售价)260053 元高度吻合。随着销量大幅提升,规模效应逐渐显现,供应链成本被持续摊薄,毛利率达到 25.5%,毛利润约 72.3 亿元,折算后单车毛利润高达 6.65 万元,经营利润也达到 7 亿元,成功实现盈利转正。

  小米集团合伙人卢伟冰曾强调,小米 SU7 的目标是 “用一款车的规模超越同行几款车”,避免 “规模不经济”。事实证明,这一思路完全可行:定价 20 万以上的小米 SU7,曾一度超越特斯拉 Model 3 成为行业爆品,庞大的销量不仅撑起了盈利,更让小米在新能源市场站稳了脚跟。

  除了规模效应,持续的技术投入和全生态协同也为盈利奠定了基础。2025 年前三季度,小米研发投入累计达 235 亿元,接近 2024 年全年水平,澎湃 OS 3 的推出进一步强化了 “人车家全生态” 协同能力;同时,小米建成手机、汽车、科技家电三大智能工厂,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体系,有效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从 “每辆亏 6 万” 到 “每辆赚 6.65 万”,小米汽车用不到两年时间完成盈利反转,刷新了新势力品牌盈利速度的纪录。网友纷纷调侃 “雷军这是反向凡尔赛,亏 6 万是铺垫,赚 6 万才是真章”“所谓的亏损,原来是为盈利攒势能”。对于消费者而言,小米的盈利意味着产品迭代和售后服务将更有保障;对于行业来说,这场逆袭证明了 “技术 + 规模” 的组合拳,能让跨界造车企业快速走出亏损泥潭。

  如今的小米汽车,不仅在销量上跻身新势力前列,更实现了盈利层面的突破。随着武汉智能家电工厂竣工投产,以及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小米汽车的盈利能力或许还将进一步提升。这场从亏损到盈利的华丽转身,让市场对小米汽车的未来充满期待,也为新能源行业的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样本。

মন্তব্য
会员免费服务:时刻音乐 时刻云盘 时刻工具箱 时刻标签 GitHub加速 时刻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