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今秋山东海上首次火箭发射看点多
上合航天什么来头
刘玉凡 刘笑笑 王雅洁 吕乐
王雅洁 吕 乐
8月9日凌晨,由海阳东方航天港总装出厂的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搭乘“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在日照近海海域点火升空,采用一箭十一星的方式将“吉利星座04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海上发射有何新看点?记者采访火箭装配、卫星组网、海上发射保障各方,揭秘今秋山东海上首次火箭顺利腾空背后的故事。
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采用四级固体发动机串联布局,全箭总长约31m,总重约140t,箭体最大直径2.64m、整流罩直径3.35m,四级主动力均采用固体推进剂。火箭采用“三平一垂”的热发射方式,即水平对接、水平测试、水平运输、整体起竖后垂直热发射。
本次任务的工作周期大部分在“三伏天”内,发射环境面临着高温高湿的严峻考验。在技术保障方面,发射团队作了充足准备,各系统完成了全面分析与改进,有效提升了火箭对高温高湿环境的适应性。
“这是捷龙三号发射点位的一次灵活拓展,提高了型号的任务适应性。”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副总师刘伟表示,本次任务充分体现出捷龙三号面向商业发射的快速响应能力和高效执行能力,未来能更好地满足商业发射市场的时效性需求。
据介绍,本次发射的“吉利星座04组”11颗卫星,主要用于物联试验、遥感观测以及星间通信实验验证等工作。一箭十一星升空。“吉利星座”什么来头?
吉利星座,是由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空道宇”)自主研发、建设和运营的全球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系统,一期规划部署72颗卫星,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商业卫星物联通信服务。
而青岛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合航天”),则是时空道宇旗下公司,同时也是青岛在商业航天领域布局的重点企业,旨在通过布局全球星座运营中心、测运控中心、AI数据运营中心等,建设并运营吉利星座,开展卫星测运控、数据处理与应用服务。
针对企业国际市场拓展需求,上合示范区主动发挥平台策源作用,助力上合航天打造世界领先卫星物联网。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产业发展二部部长宫惠民介绍,“我们在经贸交流及海外推介活动中,多次重点推介上合航天‘吉利星座’,帮助企业精准发掘匹配海外资源,拓展应用场景,助其加速出海。”
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由海阳东方航天港总装出厂,搭乘的是“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
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滕瑶介绍,往常发射船需要提前三天出海,在指定位置抛锚后,再做各项试验,之后才能执行发射任务。通过各方流程优化和细致工作,此次发射船的准备时间较往常缩短一半。
据了解,本次任务是东方航天港成功保障的我国第17次海上发射,是“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实施的第8次海上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