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庇护:日常生活中的音乐疗愈》近日由译林出版社出版,该书是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提亚·德诺拉关于音乐治愈力量的经典力作。也是她与加里·安斯戴尔教授共同主编的“音乐与变革”系列丛书中的三部曲的开篇之作。
提亚·德诺拉受到欧文·戈夫曼的经典作品《精神病院》的启发,将音乐的力量界定为一种“庇护”,并探讨了其与健康/疾病之间的关联。作者认为,健康/疾病不仅与身体有关,而且与环境有关,而音乐环境不仅有助于人们脱离糟糕的环境,还可以通过审美体验让人们积极地美化周围的环境,进而改善身体与心理健康。
德诺拉以其早期关于“音乐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疗愈技术”的研究为基础,将音乐呈现为行动、身份、能力和意识的活性成分,并进一步指出,获取和评价音乐包含了重要的道德议题。通过精神病学、心理学、社区音乐研究、音乐心理学等多种理论角度,全景式展现了音乐在促进/维系身心健康的日常生活实践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德诺拉旨在构建一个在治疗与日常生活中将音乐作为健康媒介的基础理论,并试图阐明:音乐何以有益健康,它能创造哪些条件,又有何特别之处。
爱丁堡大学教授雷蒙德·麦克唐纳认为:“这是一部文笔优美且极具学术价值的著作。我怀着极大的愉悦读完此书,并将其郑重推荐给我的学生与同仁。书中的案例引人入胜,与当下突破传统医疗、寻求创新疗法的健康议题形成强烈共鸣。音乐无疑具有创造显著效益的巨大潜力,而本书既提供了丰富的新洞见,又兼具可读性与严谨性。”
本书作提亚·德诺拉(1958— ),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埃克塞特大学音乐社会学教授。她与加里·安斯戴尔教授共同主编了劳特利奇出版社的“音乐与变革”系列丛书。其学术成果涉及音乐史、音乐与健康、心理健康及临终关怀等多种领域,代表作有《贝多芬与天才的建构》《阿多诺之后》《音乐庇护》《日常生活中的音乐》等。
在该书“导论”中,作者这样写道:“我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有据可依的理论来阐明:音乐何以有益健康,它能创造哪些条件、有何特别之处。我将在后文中说明: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活动,音乐如何开展所谓‘庇护’实践。我借助‘庇护’这一术语,来描述从某一地点、某一时刻、某一忧虑情绪中逃离出来、稍作喘息甚至‘振奋心神’的过程。所谓‘振奋心神’,就是仿佛置身于万物之流,在其中创造性地嬉戏,享受与他人的认同或联结,感受快乐,意识到痛苦正逐渐缓解、慢慢消失。诚然,音乐和健康是社会-音乐研究中最值得探索的领域之一,但它也抛出了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基于生活经验,我们也许自认为早已知晓这些问题的答案,但要用言语来说明音乐究竟有什么益处时,却又显得困难重重。……在很多非西方国家,“治愈的”音乐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事实,即便是严肃音乐(西方文化通常认为它们是自律、无功利、无目的且非日常的),往往也与治愈和健康紧密相连。音乐的力量中似乎具有某种特定的音乐性,它外在于文字又超越了文字,甚至超越了一切表述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东西是无法形容的。”
编辑:徐敏 校对:汤琪 记者:钱欢青
【来源:新黄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