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太阳系里最烫的地方,表面能把铅都给融了,空气里全是二氧化碳,压力是地球的90多倍,还下着硫酸雨。可就是这么个“火炉子”,有人愣是觉得人类能在这儿活下去!“海洋之门”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吉列尔莫·索恩莱因,提出了个大胆的计划:到2050年,把1000人送进金星大气层生活。这想法听起来像科幻片,但他还真不是随便说说。
索恩莱因这人,脑子里总装着些天马行空的点子。他和朋友斯托克顿·拉什一起创立了“海洋之门”,本想搞深海探险,结果2023年6月,他们的泰坦号潜水器在大西洋失踪,5个人包括拉什都没能回来。这事儿让“海洋之门”被推到风口浪尖,很多人质疑他们的安全措施。可索恩莱因没被吓倒,他觉得,探索就得有点冒险精神,不然人类哪来的进步?
金星这地方,咋看都不适合人住。表面温度高达470多摄氏度,空气跟毒气似的,压力大得能把人压扁。可索恩莱因发现了个“宝藏”地带:在金星地表上空30英里左右的大气层,那儿的温度和压力跟地球差不多,人类理论上能待得住。他就琢磨,造个能抗硫酸的漂浮空间站,人在里面生活,问题不大。
这计划听着玄乎,但索恩莱因有自己的逻辑。他和伙伴哈立德·阿尔-阿里搞了个“人至金星”项目,想通过商业化的方式,把技术和资金凑齐。他们觉得,政府支持太慢,靠企业创新更快。索恩莱因说:“到2050年,1000人住金星大气层,没啥不可能的。”他还拿火星比,说马斯克想让100万人住火星,自己的目标比那个简单多了。
说到这儿,你可能觉得这人有点异想天开。可索恩莱因从小就不是一般人。11岁那年,他就立志要让人类变成“多星球物种”。他觉得,地球迟早不够住,人类得往外闯。金星虽然恶劣,但离地球近,飞过去比火星快多了。他还说,金星上搞殖民地,能帮人类练手,将来去更远的地方也有经验。
“海洋之门”以前的路子,其实跟这金星计划有点像。他们想造便宜的潜水器,让普通人也能去深海玩。泰坦号就是这么来的,用碳纤维造,成本低,空间大。拉什觉得,传统潜水器太贵太小,得创新。可惜,泰坦号没经过严格认证,冒险过了头,酿成悲剧。索恩莱因却觉得,这不能怪创新,怪的是没把细节做好。
金星计划的技术难点,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硫酸雨怎么挡?空间站咋漂浮?能源从哪儿来?这些问题,索恩莱因还没给答案。但他相信,只要有钱有技术,人类总能找到办法。他还提到,NASA的数据显示,金星大气层那块“宜居区”早就被科学家盯上了,理论上可行,差的只是实际操作。
有人问,干嘛不去月球?月球离地球近,环境也没金星那么极端。伦敦大学的空间物理学教授安德鲁·科茨就这么想。他觉得,金星和火星都太危险,辐射、温度、还有漫长的太空旅行,都不是人能随便扛的。月球虽然枯燥,但至少安全点,建基地也容易。可索恩莱因不这么看,他觉得金星的挑战越大,突破的价值就越大。
这计划听着遥远,但也不是完全没谱。索恩莱因的团队已经在拉投资,找技术。他们想把发射成本降下来,造出能抗金星恶劣环境的设备。就像当年“海洋之门”想让深海旅行变便宜一样,他们现在是把眼光放到了天上。失败了?没关系,试错了才能找到路。
计划能不能成,谁也说不准。2050年,1000人住金星,听着像个遥远的梦。但索恩莱因这人,敢想敢干,输了也不怕。他觉得,人类要是总待在舒适区,哪来的星辰大海?至于你,觉得这事儿靠谱吗?如果真能住金星,你敢不敢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