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暑气犹未消 一缕莞香渐悠扬丨文化中国行·节气拾遗

评论 · 1 浏览

8月7日立秋到来,但暑热依旧。作为古时重要节气,有诸多习俗。封面新闻对话莞香文化博物馆馆长谢静兰,揭秘国家级非遗莞香制作技艺。莞香历史悠久,制作技艺可追溯到东汉,工序多达30余道,制作周期长且需遵循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海报制作 王思祺 实习生 孙思淼

  炙热的阳光、吵闹的蝉鸣、持续的高温……在闷热的“三伏天”之中,你是否开始期盼凉爽秋日的来临?8月7日,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到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载:“立秋,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立”有开始之意,“揫敛”是收敛的意思,即此时农作物开始成熟。

  可立秋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已经处于凉爽的秋天,此时暑热依旧,还处于“三伏天”的酷热之中。可从立秋开始,万物开始内敛,夜晚也有习习凉风。虽然“秋意”还未完全登场,夏日的“余威”还在,但万物之间已悄然发生改变。

  作为古时的“四时八节”之一,古人将立秋视为秋天的开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存在。在古时,人们迎秋、报秋、啃秋、晒秋,还有“贴秋膘”的习俗,更是晒书的好时节。而在酷热之中,一缕袅袅升起的青烟,为古人的消暑也书写下惬意的一笔。“燎沉香,消溽暑。”北宋文学家周邦彦就在《苏幕遮·燎沉香》里描绘了盛夏熏香消暑的场景。在立秋到来之日,封面新闻对话到莞香文化博物馆馆长谢静兰,听她揭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莞香制作技艺的独特之处。

  一缕幽香传千年

  多达30余道制作工序

  当一缕幽香,穿越上千年的岁月,芬芳于当代人的鼻尖之上,其浸润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莞香历史悠久,属沉香珍品,历来是东莞的地方宝藏。据谢静兰描述,莞香制作技艺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早在东汉杨孚所著的《交州异物志》中,就记载了怎样去种植莞香。可见当时在岭南地区,已经有了大面积种植莞香的技艺。”

  

  莞香悠扬

  从唐代起,莞香就成为皇家贡品。据清《东莞县志·周志》记载,“莞诸物俱不异他邑,惟香奇特”,足见莞香制作技艺在这片土地上的源远流长。同时,莞香制作技艺工序更是繁琐,多达30余道,从原态香材的培植获取直至加工取精,跨度十余年甚至几十年。“莞香的培育,要经过人工作用于特定香树,再经历漫长的孕育,最后依节气择时而采。而采下的香材,要经历理香、拣香、窨香、合香等工序。所以,这项技艺的制作周期非常长,更要遵循大自然的时令规律。”

  而在30余道繁琐漫长的工艺中,谢静兰提到其中最关键的莫过于断根移植与开香门。而断根移植,是指培育莞香树木时会刻意斩断主根,模拟自然灾害造成的创伤,促使树木分泌油脂。因为莞香树的枝干或根部受到虫蛀、雷击或人为砍伤等伤害后,有一种油脂在莞香木的自我修复中诞生。“就像人受伤会分泌油脂进行保护一样,莞香树在被台风吹倒后反而结香更佳。”谢静兰解释。

  

  莞香悠扬

  而开香门,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当莞香树长大之后,在树干合适部位进行人为损伤,以利于益生真菌入侵、感染和繁殖,在“伤口”处凝结成香脂,这就是莞香的结香原理。在开香门后,莞香树干形成的“伤口”中结出独有的芳香。“也就是用撕皮、刀砍等方式,让树木形成创伤面,这种物理的干预,也比较接近自然环境带来的伤口。”

  莞香制作技艺繁复,更强调人对自然物的理解与经验。谢静兰也谈到,莞香自种植原料开始,就讲究方式方法,在莞香形成的长达十余年几十年的时光中,更要专注于此,从一而终。而在2014年,东莞的“莞香制作技艺”入选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缕穿越千年的幽香,如今也仍传承在当代人的生活中。

  

  莞香文化博物馆

  从文创产品到非遗展演

  莞香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用百年野生莞香树标本及其生长环境复原场景,明清时期莞香贸易相关文史档案陈列其中,更将传统制香工艺流程实景模型展现……走进位于东莞市的莞香文化博物馆,就能邂逅一段关于香气的往事,而谢静兰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也在这里度过。采访中,她也跟记者说起了自己与莞香相识的故事。偶然之下,谢静兰了解到了这一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在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她踏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与传承行列。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欧在莞香林中

  如今,谢静兰跟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欧学习莞香制作技艺,一晃已经数年。身处非遗传承的队伍中,她也看到了“非遗热”的兴起,和非遗文创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年轻力量的加入,共同致力于推广莞香文化。

  “莞香用不同的产品形式,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在积极创新莞香香品的制作。如今,莞香可以被制作为香水、香囊、护肤品等产品,再加上莞香同样具有药用价值,我们也将其推广到药膳之中。”谢静兰谈到,在文创产品之外,还通过活动与展演的形式,推广莞香文化,进行文化交流。“不仅在广东,我们也在积极地将岭南文化推广到国际。”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虽然仍处在“三伏天”的炎热之中,但立秋的到来,在随风摆动的树叶之中,已经响起了秋天的声音。暑热未退之时,不妨点燃一缕香气,驱散潮湿的暑气,也静待秋天的到来。

  本文图据受访者

  

  立秋 制作 王思祺

评论